生活法句(2306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60》 正確、有價值、能成就圓滿功德的和諧人際 必須具備三要、三不要 三要者 要包容體諒、要尊重果報、要慈悲平等 三不要者 不要挑剔別人的缺點、不要看不起別人 不要與人分別對立

生活法句
8月20日
生活法句(2305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9》 修行 必須要有堅固的願力和恆久的精進 在累劫累世的熏習中 不斷累積成就的資糧 等待因緣成熟 頓時一切業障果報脫落 佛性顯發,自然天成

生活法句
8月20日
生活法句(2305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8》 認為自己能做主的越多,壓力越大 認為自己都不能做主,壓力也很大 這些都是妄想所造成 並非 人生中真實的事物 等有朝一日無常到來 恐怕連分辨的機會都沒有 哪還有甚麼事做得了主或做不 了主的?

生活法句
8月20日
生活法句(2305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7》 在凡夫的環境裏 永遠有雜音,有分別對立 所以 修行人應只管把自己做好 不要理會別人怎麼評論你

生活法句
8月20日
生活法句(2305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6》 心安則一切境界止息 念頭單一,智慧明湛 如過多的思慮 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無法作正確的觀察、判斷

生活法句
8月20日
生活法句(2305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5》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皆能依著正信修行成佛 所以 有沒有發出菩提心~成佛之心 就非常要緊了 關於這個問題究竟是利己或利他? 一定要問自己,不要問別人 如果只管自己能不能得世間福報 那 叫凡夫道...

生活法句
8月19日
生活法句(2305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4》 凡夫講理論很容易,但要實踐卻很困難 問題出在無法顯露真心 一切言行均由我執習氣所起 不是相應佛性而為 故知 要澈底做到心行同步 必須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照顧好念頭 並且做到真正的如實如法

生活法句
8月19日
生活法句(2305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3》 當一個人對環境中人事物的認知模糊或誤解時 就會做出扭曲因緣的抉擇與錯繆的言行 致使未來果 報發展逐漸下墮 形成了不好的命運 因此 修行的意涵即為增長智慧、熏習慈悲 澈底改變增上思考,淨化提升心靈層次...

生活法句
8月19日
生活法句(2305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2》 不學忍辱,即不成修行 不得心安,則不獲自在 沒有佛法,人生沒方向 缺少慈悲,社會就冷漠

生活法句
8月19日
生活法句(2305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1》 談誰是誰非,都違背修行 心念一轉動,妄想立生起 論悟境高下,即偏離佛法 隨緣顯空性,佛道自圓成

生活法句
8月19日
生活法句(2305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50》 修行人來道場 彼此都是同行善知識 本應安排精進的功課 或坐禪、或誦經、或研讀聖典、或向法師請法 隨時觀照內心,充實自己 倘有餘力,可以協助出坡、香積等聖業 植福消業做功德,增長慈悲智慧...

生活法句
8月18日
生活法句(2304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49》 先發、走直路,不一定先到 後行、繞遠路,不一定慢至 其過程中的思考與方法、果報顯發的狀態 以及有否善知識指引,能否誓願精進 都會影響過程的順逆和最後的結果 然而 今生的善根為何、福報多少...

生活法句
8月18日
生活法句(2304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48》 參禪打坐、誦經念佛 是修行悟道的助緣 並非直接的要件 惟有捨離世間價值觀,心無住著 才能證得出世妙智 解脫無始劫來的無明煩惱

生活法句
8月18日
生活法句(2304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47》 一個人的雜思妄想太多 將會斲喪決斷力和實踐力 倘於二六時中能不斷的訓練制心、放下 先讓妄念止息,內心安定 然後再進一步參研佛法知見 則為正信修行 為如實的走向康莊大道

生活法句
8月18日
生活法句(2304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46》 菩薩行者憫念眾生故 應隨時觀照每一個起心動念有否慈悲? 有否處處給人方便,為人設想 讓環境更和諧、更圓滿? 如不然,則是俗人,非菩薩!

生活法句
8月18日
生活法句(2304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45》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意指離開了世間就不須要佛法 或缺乏推展、實踐佛法的空間 因為只有在現實的生活中 才能淬煉出真正的般若智 倘若一味的架構玄理 講的與做的不相應 甚且脫離凡夫眾生的需求及理解...

生活法句
8月17日
生活法句(2304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44》 世間事,能放下的就儘量放下 心裏頭,會安定的自然安定 倘若真的放不下了,就暫時讓它擱著 然後,任由時間來處理吧!

生活法句
8月17日
生活法句(2304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43》 認為這個世界沒有你不行 此人非癡即顛 認為世界上人才濟濟 不差你一個 此人表面看似自卑 其實亦我執深重 應該慶幸自己今生為人 便知果報已經處於善道 不管才能如何,都是諸佛恩賜 理當好好珍惜、運用 豈可暴殄?

生活法句
8月17日
生活法句(2304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42》 修行人應誓願上求下化,捨己利他 時時刻刻關懷周遭環境 維繫人際和諧,真誠正直而行 讓自己 心安理得,讓社會安祥和樂

生活法句
8月17日
生活法句(2304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三輯 《23041》 菩薩是一個團隊,不是個人行為 菩薩以承擔救世聖業為職志 不僅是開展自己的人生 所以 真實菩薩不會有挫折感、自我成就感 當菩薩完全相應、融入團隊之際 其發揮的利生功能便達到最佳化 所創造的淨土則最圓滿...

生活法句
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