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句(1806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60》 一個人如看到的永遠是人性的黑暗面 表示自心雜染不淨 致使所思所想都不好 造成人生之路扭曲 如看到的是人性的光明面 則一定會想好、說好、做好 亦會包容體諒別人的錯誤 讓自己和別人都能過得心安快樂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3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9》 能不能證般若智,有沒有證般若智 不是自己想像 ,亦非僅憑一張嘴說說 因為般若智是出世間的真智妙慧 與世間的知識、經驗完全不同 那必須在斷除煩惱 心靈達到絕對的釋放 於無障無礙的狀態中 才能如實相應與顯發 意即...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3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8》 謙虛的背後 或許是善良誠懇,也可能是驕傲偽飾 表現自大 不一定充滿信心勇氣 更甚是自卑與虛張聲勢 由此可知 修行人應當心誠意正 撕掉一切的煩惱障、知識障 令言行舉止合乎中道 方得徹見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3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7》 凡夫總是妄想紛飛,意識渾濁 欲得安樂解脫恐有困難 所以諸佛菩薩施設無量方便 先教止息妄念,欲令狂心頓歇 然後能與佛性相應,超脫俗塵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3日
2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6》 能捨斷執取,就有般若智 能相應、融入環境,就有慈悲心 能覺悟自己眼前的生活 不管順遂與否 都是過去所造、現在受報 就會知足感恩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3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5》 世間與出世間 純為方便解說修行的思惟而安立 並非相對的意涵 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又如菩薩道是出世心、入世行 為即世間、出世間 不是從超現實的立場 去講有一個離開世間的出世間 勉強詮釋...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0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4》 修行人看待事物的立場和角度 要能超脫凡塵,不落俗套 須知一切唯心所造 世間事物並無一定的規矩或準則 都是自心變現、自心成就 因此 修行應掌握自心,去染還淨 才是正確的途徑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0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3》 發生死心,精勤不已 又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力求改善 然而卻只顧自己,不理會他人環境 為獨修的聲聞 能自度亦能看到眾生的煩惱苦難 起無量悲愍,誓願救護 則為利濟一切的菩薩 至於終日汲汲營營,唯謀己私...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0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2》 懦弱無知與缺乏自信的人 才有逆境的覺受與想像 而一位有智慧的勇者 永遠活在現前每一念心中 完全沒有順逆可言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0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1》 出坡是藉事練心 肢體動作應和緩,不宜太過劇烈 確實做到專注一心 能看見自己的呼吸 和每一個心境相接的狀態 這種訓練如果做得仔細 將能增強禪定,然後依定發慧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0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5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50》 內心越安定,業障越消減 能夠冷靜觀照思考 讓智慧逐漸增長 這在修行的過程中 就是禪定與思惟二科 只要願力堅固,勇猛不退 則畢竟成就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9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4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9》 身體的病苦或健康是一種果報現象 它能反應出凡夫所造諸業 亦能顯示菩薩承擔眾生果報的悲願 如是惡報,則有不可意受 善報有可意受 如是悲願,則無憂喜,唯有憫念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9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4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8》 當你喜歡講一些冠冕堂皇的道理 把自己弄得境界高超時 有否回頭看看自己是誰? 在做甚麼? 對世間、對眾生的思惟又是甚麼? 其次,最要緊的是 遇境的反應與有否顛倒錯亂 你可曾勇敢的去觀察? 並且不斷的改變自己?...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9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4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7》 如果修行只是換另一個方式在生活 但思考仍舊沒改變 仍執取世間,分別計較 則此修行毫無功德利益可言 修行人當澈底的檢驗內心 才不會自己騙自己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9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4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6》 一個人表面謙恭有禮 但其言行舉止卻常令人感受自大傲慢 這是潛意識透過肢體語言自然顯露 絕 對無法隱藏 故知 個性左右思考,思考影響行為 行為創造命運,切切不可忽視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9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4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5》 修行人要能逐漸觀照、內省 勇猛拋棄對世間的念想、牽掛 否則,到了盡頭的那一天 將發現自己在夢中夢裏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8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4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4》 迷悟關鍵,在於念頭轉換~ 念頭增上,邁向證悟成就 念頭下墮,趨向邪見迷執 因此,修行訣竅,就是掌握念頭 讓它永保正念,永持精進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8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4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3》 真信無疑 依信而行則無怨無悔 修行的過程 應反觀有否真信~~ 信師能示教利喜 信法能得究竟解脫 在一路生起真信的每一環節 必有智慧隨身 只要如此實踐,就是同步道業成就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8日
2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4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2》 思考的最後結果 關係到知見的正確與否 更會主導抉擇法門與創造因緣 因此 思考訓練在修行的過程中十分要緊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8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4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1》 真正慈悲的人必能捨離、放下 無憂無懼,不怕孤獨,不畏譏諷毀謗 華嚴經云: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一位誓願弘深慈悲濟世的菩薩 唯有無怨無悔的心繫眾生 其境界猶如天上皎潔的明月 湛然空寂,清淨自在。 所以...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8日
0 次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