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句(1804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40》 凡夫行菩薩道有兩難 其一 當菩薩是除了照顧自己和親人 還要去照顧許許多多不認識的人 真的很難 其二 當菩薩要面對自己的缺點 努力克服 、斷除 還要面對眾生的缺點 無盡的包容與慈悲的輔導 實在很難 如果是聖者...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4日
3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9》 希望心、失望心、猜疑心、忌妒心、猶豫心、退墮心 是修行的六隻惡鬼 由此六鬼又繁衍出無量無數煩惱鬼 導致在凡夫的一生中 總是鬼影幢幢 倘不加以除滅 則會永遠陷入狂亂的妄境而無法自拔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4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8》 修行應當要做到心無旁騖 工夫綿綿密密 把一切的雜思妄見全都捨離 讓自己進入一種純粹的自在安祥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4日
2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7》 搏地凡夫的困境 往往不是能不能、要不要的問題 而是面臨果報上的愚癡 不知何者真實?何者虛妄? ﹝猶如幻翳,見虛空花﹞ 看見空中花團錦簇 ,誤以為有 實則眼翳病使得視線模糊 ﹝若除幻翳,還見虛空﹞...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4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6》 倘若缺乏正思、正念,失卻真心 則不管如何研究三藏,仍是一介俗物 所謂﹝心念轉,因緣變﹞ 於歷緣對境中 意業先行,身口隨之 修行人應當明心、守心 始為近道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4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5》 歡喜與感恩 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 更是修行過程的潤滑劑 假如越修越苦惱 越覺得枯燥無聊 最後一定會退轉 只有心生傾向於淨土的喜悅 及獲得智慧與自在的感恩之情 修行才能落實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4》 有般若智者面對眾生 但觀其相,便知其人 無般若智者 縱使觀其人、聽其言、察其細行 亦無法確認此人是誰 復次 倘有慈悲心,則不論其誰 均以真誠平等待之,而能安祥和諧 無慈悲心者 即是分別對立,紛擾爭鬥 是故...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3》 身心的病苦 來自過去業因、業緣 此為六道凡夫所造與所受 今生有此勝緣修行 當思惟懺悔前愆,期能由之超脫 倘能心念逐漸調整為正向增上 隨時觀照提撕,不復退轉顛倒 則道業成就可期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2》 修行須經燒、打、磨的過程 猶如將生死二字貼在額頭上 發個誓斷方休的決心 於二六時中觀照明白 把一切業障、果報的雜染去除掉 才能煉出精純的佛性 倘若一時懈怠,中間熄火或不再錘煉 則縱使佛性本來具足 亦終究無法顯發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1》 修行的路本是直的 修行的思惟卻總是彎曲的 這是凡夫的通病 也是修行的價值所在 究竟要如何取彎就直,轉邪成正 並非用懂得甚麼、能做甚麼去評量 而是用放下甚麼、斷除甚麼來勘驗

生活法句
2024年12月1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3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30》 當修行人的業障逐漸消減 果報逐漸增上 更應懷抱著感恩,勇猛精進 讓此心恆處於湛然與喜悅 並能看見眼前是唯一的康莊大道 而毫不猶豫的大步邁前

生活法句
2024年11月24日
8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2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29》 看不到自己的錯,就無法修行 自認為善良 即是宣說自己不是凡夫 然而 凡夫因無明妄想蓋覆了本心覺性 故永遠犯這兩種錯

生活法句
2024年11月24日
1 次查看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2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27》 不管你在社會上經歷甚麼 只可作為參考性質 但絕不能當做未來的借鏡 或增長智慧的思惟 因為世間無常,瞬息萬變 沒有一個境界是相同的 豈可任意仿效學習? 所以,修行人應保持正念 隨順因緣而動,切莫揣測臆想 自以為是

生活法句
2024年11月24日
2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2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26》 修行是只管自己跟自己競賽 不斷的自我超越 切 莫跟別人比較 亦勿嫉妒別人的成就 畢竟今生的果報都是過去累世所造 豈可怨天尤人? 否則即是對別人不公平 對自己也會是傷害

生活法句
2024年11月24日
2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2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25》 每個人在世間的果報不同 有些果報屬於今生能改變的不定業、輕業 有些是無法改變的定業、重業 但只要精進修行、虔誠護法 則於當下乃至盡未來世 都能改變、增上

生活法句
2024年11月22日
2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2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24》 凡夫皆有是非、好壞、好惡、有無的分別 依此分別故,執取價值觀 將一切事物歸類不同等級、數值 並安置於環繞自我的現實生活中 意即,要講修行 應斷除分別心和價值觀 否則早已墮入世俗的牢籠而無覺無知 何況是超越解脫?

生活法句
2024年11月22日
2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2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23》 為利益眾生而修行,能消業增福 為護法護教而修行,能增長智慧 如每天都在計較自己的利害關係 或自艾自責,就會導致環境更雜染 人我更疏離,更是一種自私的心態

生活法句
2024年11月22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2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22》 節儉於世俗人是美德 於佛法則不必談論 因修行人心無罣礙 亦不貪執五塵 一切但取少量所需 本就身無長物 何來節儉的思惟?

生活法句
2024年11月22日
2 次查看
生活法句(1802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八輯 《18021》 有時你自許做了很多 別人卻說你甚麼都沒做 這是認知層面與個人果報的互異 致使影響思考的問題 也是創造差別因緣的趨向 所以,只管觀察有否盡本份 毋須為此與人爭執

生活法句
2024年11月22日
1 次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