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句(0408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80》 當病苦產生之時 如能止心病處,必能讓疼痛感降低 減少因煩躁妄動所引起的苦惱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3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7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79》 止觀禪法除了講定心與治病 更是一種超卓的思惟訓練 務期達到究竟解脫及利他的菩薩行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3日
3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7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78》 一味的計較眼前的利益,只把利害關係永遠擺第一 就算能暫時滿足所欲 也終將面臨無盡的仇怨、恐懼與孤寂、無奈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3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7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77》 自我陶醉於夢幻的悟境 卻無法面對殘酷的現實,只會一味包裝掩飾 但內心缺乏真誠正直 這樣的人生終究難以承擔而必將愁苦憤懣 造成壓力積聚 直待有朝一日爆發,便全面崩潰 修行人須當善觀己心,慎勿騙人騙己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3日
0 次查看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7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75》 修行不是在看甚麼法門最殊勝? 甚麼道理最究竟? 而是要在不斷的熏習中,釐出一條自己的路 且能找到如何對治貪、嗔等煩惱的方便法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3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7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74》 調息,不僅是用呼吸的出入來展現 還要確實做到專注、一心 且與氣息同步相隨 依此法修學,會讓內心逐漸安定 觀察、思考、判斷事物的能力增強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3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7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73》 止,是止息妄念 觀,是觀斷煩惱 當內心安止於一處之後,才會相應佛性 顯發斷除無明煩惱的智慧 這是修行的基本歷程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3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7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72》 修學止觀禪法,是綿綿密密的工夫 不是一朝一夕之故 因此 應如古德云﹝把生死二字貼在額頭上 ,時時提撕﹞ 始得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3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7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71》 信為道源功德母 虔誠的信仰,即是修行初門 亦為蘊育一切善根 朝向善因緣開展的根本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3日
5 次查看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6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69》 說與做都是創造因緣 做的本身是行中有話,說的同時為話中即行 所以,或說、或做 但看各人的造化,切切不可強求或擅作取捨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2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6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68》 說一尺與做一寸,到底何者勝出 豈可依表相作判斷? 畢竟要實踐言行合一 除了意志和信心,更須運用智慧去辨明 及當下的因緣具足才能成辦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2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6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67》 研發太多的道理 往往內心充斥的只有道理,而忽略現實層面 反之,只管一味去做 卻不觀察其有否如實如法 將使人生之路越走越扭曲,終究徒勞無功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2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6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66》 幸福不是用想的,亦不是突然發生的 它是用和諧安祥的心態與包容放下的思惟 所逐漸成就的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2日
1 次查看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6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64》 一個內心不安遇境則倒的人,永遠都在打妄想 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致使面對許多人生的十字路時 無法做出正確的抉擇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2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6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63》 凡夫講別人的是非,都不必用腦 看自己的缺點,卻搜盡枯腸猶不得 智者看自己的缺點如對目前 見別人的優點則歡喜讚嘆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2日
0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6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62》 從現實生活中,可以淬煉般若妙智 勇於面對自己,即能提昇心靈境界 如遇境時選擇逃避、推諉 只會讓自己的思考更混濁 甚至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2日
1 次查看
生活法句(0406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四輯 《04061》 修行,不只是一直修改錯誤 應更積極去創造善因緣 修行的價值,亦不僅在於個人的果報增上 更是為謀社會人群的安和樂利

生活法句
2024年4月12日
0 次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