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句(2205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56》 佛法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展現 必須能讓內心更清淨自在 讓自己更有智慧 能改變人生,利益他人 假如佛法失去了這個功能 就不是佛法 所以 講佛學理論或研究佛教史並非不可 卻只是學術領域 如果不能轉化為修行的助緣...

生活法句
7月20日
清淨的環境善引眾生建立完美的生命觀
【德宗禪師法語】 《寶林修禪錄第二輯》 清淨的環境 善引眾生建立完美的生命觀 今天,聽法師提及現代的青少年 已日漸傾向追求金錢及玩樂 導致許多令人憂心的社會亂象 的確是這樣 愈來愈能深刻感受青少年的光怪陸離 除了因資訊發達、社會形態丕變 及家庭結構的轉型...

寶林修禪錄
7月18日
生活法句(2205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55》 彎弓沒有回頭箭 時間永遠向前奔馳 當你不斷的虛耗人生 可曾停下腳步環顧四周? 有否思惟此後何去何從? 抑或茫然空過 無法掌握自己的心行?

生活法句
7月18日
生活法句(2205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54》 修行人應當每天內觀此心 勘驗自己有否堅固願力? 有否勇猛精進? 要能隨時掌握現前一念 活在當下的因緣中 讓自己保持愉悅的心情、慈悲的思惟 敏銳的覺性去迎接每一天,傾盡全力 發揮最純粹、最有效益的能量!

生活法句
7月18日
生活法句(2205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53》 當面對境界時 應提防自己到底是用相對性的思考 或絕對待的思考 如果是用相對性的思考 不管做甚麼、做多少 都會墮於世間價值觀,都無功德 如用絕對待的思考 則為出世超越,一定有功德

生活法句
7月18日
生活法句(2205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52》 修行就是要改變自己 讓自己更有智慧 能相應融入環境 放下貪執,消減癡性 能讓自己更慈悲 包容、關懷他人,不分別計較 透過修行的歷程 人生會更圓滿,生命價值更提升 讓自己不會後悔和遺憾

生活法句
7月18日
生活法句(2205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51》 貪欲越少,心越輕安 執取越少,智慧愈明 對人越慈悲,果報越尊貴 越無私無我,功德越圓滿

生活法句
7月18日
生活法句(2205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50》 凡夫是認為誰對他好 他才會對誰好 同時 當他對別人好之後 就要求別人也應對他好 菩薩則不管誰有沒有對他好 永遠以無分別心,慈悲平等對待

生活法句
7月17日
生活法句(2204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49》 說人是非者 往往會製造更多的是非 讚人優點者 也一定有自己的優點 當你用甚麼心思去看待事物 那個心思就像一面鏡子反照你是誰 一切染淨、善惡的分別 都由自心所映現 所以 該提防自己,不是提防別人

生活法句
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