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句(2201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15》 修學止觀禪法必能讓身心更輕利安祥 思考也會更增上 遇境的反應一定是正面、向善 對自己和他人都可獲得法益 如若不然,當有三事~~ 一、錯解止觀禪法 二、懈怠不精進 三、過度執取世間

生活法句
7月1日
生活法句(2201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14》 凡夫的妄想與覺性是混雜的 當內心不安時,妄想便相續串起 內心安定時,則覺性自然顯發 因此 首應修學禪定,才能依定發慧 斷除無明煩惱 倘若定力不足 卻一味的用自己的知識經驗架構佛法理論...

生活法句
7月1日
生活法句(2201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13》 逐欲過度,讓人喪失智慧 致使無法正確判斷眼前的事物 嗔恨心重,讓人好惡分明 不能廣結善緣 影響人際發展及創造殊勝人生的契機

生活法句
7月1日
生活法句(2201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12》 欠他他欠的理論雖符合因果 但在今生彼此之間根本無從得知 所以 仍應以理性面對人我事件 能放下的當然要趕緊放下 不能放下的就表示因緣不成熟 必須先承擔起來,切切不可逃避 否則內心無法過關 不但苦了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生活法句
7月1日
生活法句(2201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11》 解脫道是修行的根本 菩薩道是度眾的方便 倘若專講接引度化眾生 去施設種種應病設藥的法門 而究竟無法趨歸安樂解脫 則為背逆佛陀出世的本懷,非正道 當然 度眾初始本就面對凡夫 須要令生歡喜,令起善念...

生活法句
7月1日
生活法句(2201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10》 做一位最快樂的人 就是隨緣行、無所求行 不管如何付出都不望回報 亦且沒有付出的念想 在這當下 就是諸佛在為你加持灌頂 賜予聖潔的心靈與無比殊勝的生命

生活法句
6月29日
生活法句(2200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09》 當你祈求諸佛庇祐的同時 應反觀自己是否願意為他人付出 而非僅為私欲的滿足 當你獲得世間的福祉 應思惟自己何其有幸 然後甘心盡己所能幫助他人

生活法句
6月29日
生活法句(2200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08》 不管是美好或醜陋的回憶 都會讓心理產生一種幻想 進而觸動精神上的不安、焦慮 造成對因緣、環境的誤判與偏執的抉擇 所以 生活在強烈回憶中的人 往往遠離真正的幸福 不斷的將自己埋藏於過去 而無法正視當下與未來...

生活法句
6月29日
生活法句(2200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二輯 《22007》 當你的心是快樂的 眼前的一切都十分美好 當你的心是痛苦的 所有的事物都令人厭惡 心所便去創造了因緣環境 是故 隨時隨地照顧此心 使其平和安祥極為要緊

生活法句
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