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句(2107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一輯 《21073》 有禪定,才能止心息妄 有智慧,才能斷除煩惱 有慈悲,才能利濟眾生 有願力,才能成就佛果 此定、慧、悲、願是修行四大補湯 倘若缺乏正思正見 唯依凡夫心自以為是去造作 就容易隨順雜染而無法超拔

生活法句
6月17日
生活法句(2107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一輯 《21072》 只要是凡夫 不管其智慧、果報等級是甚麼 都永遠追逐自己的喜好 肯定自己所認同 於是便產生了同類相聚、同氣相求的現象 在那個圈子裏 形成類似制式化遊戲規則 分別是非、好惡,決定價值觀 所以...

生活法句
6月17日
生活法句(2107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一輯 《21071》 修行人斷除一分煩惱的當下 必然是證悟了一分智慧 而此智慧的作用力 則為讓自己獲得一分解脫 乃至成就一分功德法身 倘若煩惱已經完全斷除 同步展現的 即是智慧無上,究竟解脫 及功德法身圓滿無餘 依此思惟,方不生錯亂邪見

生活法句
6月17日
病食雉肉(06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2 病食雉肉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個人生了重病,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診斷後,對他說: 你必須經常吃一種雉雞肉才能夠痊癒。 這位病者便去市場買一隻雉雞,吃完之後就沒有繼續吃了。後來,醫生前往複...

百喻經
6月15日
生活法句(2107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一輯 《21070》 一般人在提出一個問題之時 常常會形成一種思考上的陷阱 讓自己堅持纏繞著那個問題打轉 於是為了求得答案 卻忽略如何以更超然的角度 去觀察問題的本身是不是問題? 能否成立? 以及無法明辨問題和答案之間的關聯性...

生活法句
6月15日
生活法句(2106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一輯 《21069》 煩惱是凡夫的本然 是果報顯發的現象 所以 不須想方設法去斷除煩惱 應當隨時制心放下 對境不起分別是非 不作好惡取捨 則從此不再受煩惱的干擾

生活法句
6月15日
生活法句(2106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一輯 《21068》 只管做,不管說 就常常被誤解或漠視 只會說,不會做 則往往被認為在吹噓 既會說,又能做 也不一定果報較好 唯有懷抱慈悲心,言行有智慧 能說與能做兼容,人生才最尊貴

生活法句
6月15日
生活法句(2106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一輯 《21067》 聽誰說甚麼話,看誰做甚麼事 自心就會有一把尺在不斷評量 不論最後的判定是好是壞、是對是錯 當尚未悟道之前 都是由我執所開展的絕對主觀 不可能有超然的立場 因此,修行人當謹慎提防 勿任意作獨夫審判者...

生活法句
6月15日
生活法句(2106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二十一輯 《21066》 不管你過去造甚麼業 當因緣成熟 果報的力量一定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 這世間的一切絕對公平 應趕緊放下仇怨 斷除我執,廣結善緣 才能改變果報

生活法句
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