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索無物(056)
- 百喻經
- 2024年10月1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11月2日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6
強索無物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在路上同行,忽見有一個人拉著胡麻車在險峻狹隘的道
路中,車子被卡住不能向前走。當時,拉車者告訴那二人說:
請你們幫我推車離開這險峻的路。
那二人回答:
可以是可以,但你要拿甚麼東西作報償呢?
拉車者說:
我沒有任何東西給你們。
後來,那二人立即協助把胡麻車推到平地,並且跟拉車者說:
趕緊拿東西來給我們作報償!
拉車者回答:
沒有東西。
接著又說:
我真的是沒有東西。
二人之其中一人含笑對另一人說:
那個拉車的不肯給任何東西,又有甚麼可憂愁的?
另一人回答:
拉車的講沒有東西,那應該就有一種東西叫做沒有東西。
﹝解﹞
一、有東西或沒有東西,都是一種假名,是由因緣和合所產
生的認知,惟以凡夫常執取假名不放,將假名安立的事
物當作真實,導致認假作真,真假莫辨,有無不分,最
後扭曲因緣,甚至造作了許多惡業而隨業受報。
二、世間最難理解且最難處理的,永遠是人我之間的互動關
係,兩個人在對話,往往風馬牛不相及或南轅北轍,讓
彼此關係惡化,乃至互結仇怨。
這就是假名的問題所在,須知,世間每一種人事物都會
安立一個名字,當此名字產生之後,就被用來溝通彼此
的認知。然而,每個人的業障、果報、知識、經驗、想
法、感覺都不同,縱使用同一種語言、文字來溝通、交
流,仍舊會理解錯誤或刻意曲解,或不解其意,何況是
還有種族、文化、風俗的差異性。
倘若能放下執取,用最直接、最簡易的方式來詮釋,而
不堅持哪個名義或哪種說法才對,則人我之間的分別對
立將會減至最低,世間也會更安祥和諧。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0 水底金影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呆子來到一處大池塘邊,忽然看見水底映出真金的影像,於是大聲呼叫: 水裡有金子! 隨即進入水中挖著泥巴要找金子。挖了很久,弄得池水一片混濁,並且身體疲憊不堪...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9 觀作瓦瓶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來到做陶器的展示會場,觀看工匠如何踩踏陶器旋盤而製作瓦瓶,彼此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其中一人先行離去,前往會場中提供美食和珍寶的地方,吃飽喝足又獲得寶物...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8 二子分財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因為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於是把二個兒子找來,告誡他們說: 當我往生之後,你們要善分財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