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討半錢債(017)

  • 作家相片: 百喻經
    百喻經
  • 2024年5月26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17

討半錢債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禪師述解



 

某君借給別人半文錢,經過很久,對方都沒有償還,於是他便親自前往討債。途中,遇到一條大河,就用二文錢雇請船夫渡河,到了債務人家裏,卻找不到人,只好又用二文錢渡河返家。

 

﹝解﹞

為討半文錢而失去四錢,還得忍受路遙疲困之苦,所得甚少而所失極多,這是凡夫最易犯的通病。

 

大家計較的都是眼前的利益,究竟有沒有?得不得?縱使認為能得甚多,但只要因緣變化,可能一切皆無,甚至喪失了原本擁有的東西。

 

然而,無智凡夫永遠奮不顧身去爭奪,過程中或許得到一些,至終仍必須接受因果法則的安排,應怎麼報應就這樣報應,絕對無法遁逃迴避。

 

修行之路亦是如此。

貪欲重的,專事追逐名利,致使道業沉淪;嗔心重的,一味爭辯名相義理,不惜與人結怨;其餘種種依我執習氣所起的惱亂,都會干擾修行人的思考,讓修行人捨本逐末,趨小利而毀大行,於現今受惡名,往後得苦報。猶如討半錢債一樣,實在得不償失。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水底金影(06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0 水底金影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呆子來到一處大池塘邊,忽然看見水底映出真金的影像,於是大聲呼叫: 水裡有金子! 隨即進入水中挖著泥巴要找金子。挖了很久,弄得池水一片混濁,並且身體疲憊不堪...

 
 
觀作瓦瓶(05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9 觀作瓦瓶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來到做陶器的展示會場,觀看工匠如何踩踏陶器旋盤而製作瓦瓶,彼此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其中一人先行離去,前往會場中提供美食和珍寶的地方,吃飽喝足又獲得寶物...

 
 
二子分財(05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8 二子分財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因為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於是把二個兒子找來,告誡他們說: 當我往生之後,你們要善分財物。  ...

 
 
法性寶林MARK(300解析度)-深紅-黃框-PNG.png

法性寶林聖典圖書館

©2023 法性寶林修行聖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