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智殺子(011)
- 百喻經
- 2024年5月2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6月16日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11
誇智殺子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禪師述解
從前有位婆羅門,自認才學超勝他人,對於種種曆算、咒術、技藝等,無不通達。為了彰顯自己的智慧德行,便來到某一處所抱兒痛哭。路人問婆羅門~~
你為何哭?
婆羅門說~~
因我的兒子七日後會死,我是為了他年少早夭感到悲傷。
路人滿懷疑惑的說~~
人的壽命無法預知,縱有卜卦算計也常出差錯,或許七日一過,你兒子還不致於死,又何必事先哭泣呢?
婆羅門回答~~
日月可闇,星宿可落,我的預測畢竟萬無一失。
到了第七日,婆羅門將其子殺死,以證明自己的神算高明。世人聽聞此事,都讚歎說~~
婆羅門的確是大智慧啊!
﹝解﹞
佛世時,有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出家受具足戒的男眾叫比丘,女眾叫比丘尼;在家受五戒的男眾叫優婆塞,女眾叫優婆夷。
為了貪圖眾生的恭敬供養,未證言證,未得謂得,讓眾生誤解其是大成就者。甚麼叫未證言證、未得謂得呢?就是說,明明尚未證得道果,還沒有獲得功德福報,卻宣稱自己已經證得、獲得。此於凡夫見思惑的五見中,叫作非果計果的見取見。
何謂見思惑?於知見上的錯誤叫見惑,此有五種~~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思惑為貪愛迷情,此亦有五種~~貪、嗔、癡、慢、疑。凡夫因有見思惑,才會執取世間價值觀,無法捨離,致使永墮六道生死輪迴。然而,倘能安分做一位凡夫,自認不得超脫,自知不是聖者,則尚無不可,偏偏有些人稍微修一點行,懂一些佛法,就到處賣弄,宣說自己如何高明,甚至為了怕穿幫,還要製造某種假動作,裝神弄鬼,以圖達到欺矇他人的目的。即為該婆羅門之誇智殺子,實在荒謬至極。
此類假修行人常於人多的地方坐禪或為大眾開示,而私下卻懈怠不進,又眥毀佛法。佛世時,佛陀將其名之﹝老虎身上的蝨子﹞,不但貪欲深重,且又干擾正信佛教教團,縱於現世獲得富足,然盡未來世將受無窮苦報。
復觀世間許多矯飾之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常利用種種詐術誆騙去追逐名利權位,雖眼前暫且受眾人擁戴而看似風光,但有朝一日果報成熟,定會逐漸露出敗亡的景象,乃至為社會所唾棄,屆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0 水底金影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呆子來到一處大池塘邊,忽然看見水底映出真金的影像,於是大聲呼叫: 水裡有金子! 隨即進入水中挖著泥巴要找金子。挖了很久,弄得池水一片混濁,並且身體疲憊不堪...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9 觀作瓦瓶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來到做陶器的展示會場,觀看工匠如何踩踏陶器旋盤而製作瓦瓶,彼此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其中一人先行離去,前往會場中提供美食和珍寶的地方,吃飽喝足又獲得寶物...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8 二子分財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因為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於是把二個兒子找來,告誡他們說: 當我往生之後,你們要善分財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