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估客偷金(032)

  • 作家相片: 百喻經
    百喻經
  • 2024年6月1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32

估客偷金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禪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二位商人結伴一起經商,其中的甲商人專門販賣真金,乙商人則賣兜羅綿。

 

某日,一位購買真金的顧客,想要了解金子的真假,於是點燃烈火來燒金作試驗,乙商人在旁邊看到了,便趁機偷取那些被溶化的金子,用兜羅綿裹住,以免被人發現。不料當時金子還很灼熱,將兜羅綿全都燒光,導致不但偷竊情事敗露,還損失了兜羅綿。

 

◎兜羅綿:兜羅,樹名,梵語音譯,是一種木棉樹。其果實內有細 綿,可織布。

 

﹝解﹞

一、佛教從釋迦牟尼佛圓滿覺證以來,不只是依著菩薩、祖師所傳法

  脈相承,令正法常住世間,亦有一干外道者,擅將佛法文言義理

  穿插於彼等的道理中,並宣稱那全都是自己的體悟創作,不是佛

  教所傳。

 

  最後變成四不像,既非自己教派的法,又非正信佛法,沒有一個

  明確嚴謹的思想體系,導致自己教派的典籍堙沒,法門不行,而

  喪失該教派的尊嚴,甚至讓此教派走向衰亡之路。

 

  復次,修行人欲撰寫論述,於引用聖典文句或他人著作之時,應

  恭敬其事,並加註出處,否則就成了盜法人,決計不得佛法妙義

  ,不能成就無上佛果。

 

二、世間有些人自己沒有本事,常盜取別人的創作據為自己創作,譬

  如仿製品、盜印、盜用之類,即是違反智慧財產權,有朝一日被

  舉發,將會身敗名裂,走投無路。好比為了偷竊熱金,卻用兜羅

  綿包裹,致使綿布被燒毀而露出其金。

 

  這都是思考的邪曲及貪欲、私心作祟,影響行為,造成惡果報,

  不可不慎。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水底金影(06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0 水底金影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呆子來到一處大池塘邊,忽然看見水底映出真金的影像,於是大聲呼叫: 水裡有金子! 隨即進入水中挖著泥巴要找金子。挖了很久,弄得池水一片混濁,並且身體疲憊不堪...

 
 
觀作瓦瓶(05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9 觀作瓦瓶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來到做陶器的展示會場,觀看工匠如何踩踏陶器旋盤而製作瓦瓶,彼此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其中一人先行離去,前往會場中提供美食和珍寶的地方,吃飽喝足又獲得寶物...

 
 
二子分財(05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8 二子分財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因為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於是把二個兒子找來,告誡他們說: 當我往生之後,你們要善分財物。  ...

 
 
法性寶林MARK(300解析度)-深紅-黃框-PNG.png

法性寶林聖典圖書館

©2023 法性寶林修行聖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