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創造善因緣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人生篇》048

創造善因緣


 

只要世間有任何災變,就會引起兩極化的言論,一是積極正面,想的、說的都是好的,或者雖有疑慮卻仍報喜不報憂;一是消極負面,想的悲觀,說的無奈,或者盡說些扯後腿製造對立。

 

事實上,不管何種說詞,在遭逢災變的當下絕無法掩蓋內心不安的覺受,況且果報的力能非常強大,能讓一個人情緒失控不理性,甚至進入了自我催眠的狀態。

 

或許表面大家都在展現自認為對的意見,但隨著業力牽引使得發諸文言的陳述,往往成為喃喃自語或不知所云,而正反双方所鋪排的思惟面向,除了站穩立場之外,又企圖誘導他人來肯定認同。

 

從凡夫的果報而言,因隨順境界引生諸多無明煩惱的反應,有貪欲、私心、瞋恨,有猜疑、挑撥、爭鬥,這一切本就無可厚非,畢竟世間事物從來不是完美無缺,如再從人性作觀察,則善與惡的距離永遠是平行線,永無交集。

 

問題在於,你想站在哪裡?你想扮演甚麼角色?尤其正值社會動盪時節,你究竟如何讓人生趨向更妙好的境地?

 

須知,果報都是自己造成的,善惡唯心,莫將一切過失歸責於他人,而你只管創造善因緣,遵循著諸佛教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讓內心淨化,覺性顯發。一生如是無違,哪裡還有災變?哪會有何苦難?

 

《後記:新冠肺炎迄今,見網路各類文章有感》

 

 

 

 

 

21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真的要給人路走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人生篇》050 真的要給人路走 每個人因為業障、果報、知識、經驗、想法、感覺不同,所以展現於外的言行舉止就互異。然後,因為言行不同,又去創造出各別的果報。 所以,要將心比心,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別人、要求別人,倘若別人的所作所為合乎己意,固然很好,萬一不合己意,也應給予絕對的尊重。 畢竟在一個人的一生中,相識已經不多了,如果又要相知,那簡直少之又少,生命

你要當甚麼人之生病時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人生篇》049 你要當甚麼人之生病時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這個八九當中最常發生的就是生病。不管你是達官貴人或販夫走卒,是學問淵博或目不識丁,一旦四大失調,五蘊失衡,致使動轉失靈、頭腦不清楚,此時此刻,可能一切思覺都改變了。 然而,同樣面臨病苦,世俗人和修行人卻有很大的不同。世俗人生病時,頓覺人生無望,認為錢賺再多,權位再大,也沒甚麼意思。因此病中喜發

重新檢視生命價值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人生篇》047 重新檢視生命價值 世間醫護環境越來越發達,人類的身體完全依賴外在的協助來支持,平時狂吃營養品,生病趕緊看醫生,身體酸痛依靠按摩器,四肢能動就使用健康器材強化,不能動則有維生設備輔助,於是生命體的自我保護能力逐漸弱化,只要一個細菌、病毒侵入便抵擋不住。 同樣的,因為物質條件日益豐盛,在每天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早已離不開電腦、手機,如要購買一些

法性寶林聖典圖書館

©2023 法性寶林修行聖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