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放捨‧是覺性之初

  • 作家相片: 寶林修禪錄
    寶林修禪錄
  • 8月4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已更新:8月7日

【德宗禪師法語】

《寶林修禪錄第二輯》

放捨‧是覺性之初


最近的天候忽冷忽熱

植物缺水缺得厲害

關房處的一棵金露花

在承受不了環境的壓力下

瀕臨奄奄一息的命運


看到此景,立即將敗落的葉子

全株修剪到只剩下枝幹

然後開始定時澆水


從這棵金露花的身上發現

放捨,是萬物的覺性之初

當生物遇到危急之時

如果還執意拖著外表豐美的枷鎖

那麼就沒有轉寰的可能


猶如金露花為了挽救其生命

必先去掉會過度浪費元氣的葉子

雖然外表看起來光禿禿的

但此時的金露花卻才有動能

重新變化內在

等有一天葉子會重新長出來


修行也是一樣

當遇到思考上的困境

生活上的種種和環境衝突時

如不願放捨我執判斷

總以為自己是對的、是完美的

如此就永遠沒有改善五濁之心的可能

也許修到最後還會作繭自縛


這樣的修行,不是徒勞無功嗎?

唯有放捨身心,達到無我

才是覺性之初,才能真正的修行



佛元2546年4月12日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當內心企求答案苦就會如影隨形

【德宗禪師法語】 《寶林修禪錄第二輯》 當內心企求答案 苦就會如影隨形 仰望蒼冥 一切的陰晴陽雨 被自然的業力操控著 永遠不要追求 不要找尋 不要拼命的要得到答案 哪裏有答案? 不要企圖得到什麼 應於一念心起 反觀有否污濁 檢省自己是否想要得到什麼 甚至...

 
 
因緣的脈動

【德宗禪師法語】 《寶林修禪錄第二輯》 因緣的脈動 在禪定中 持續一種絕對的安定 讓覺性 永遠不受動作改變的干擾 如有任何力能牽引 就應不斷地精進 直到禪定和智慧終於連接 可以共通奏效 這樣的訓練過程 亦應發出悲願 才不會使修行趨於極端或偏離 更要隨時覺察心念...

 
 
無所求才能清淨自在

【德宗禪師法語】 《寶林修禪錄第二輯》 無所求才能清淨自在 當一個人獨自深居 必須面對眼前的現實 孤寂、寧靜,日復一日 捨離一切精彩 觀照此心不動不移 當一個人深入群眾 也要面對一切的現實 錯綜的喧擾,日復一日 捨離一切寂靜 觀照此心仍然不動不移 如此心無法安定...

 
 
法性寶林MARK(300解析度)-深紅-黃框-PNG.png

法性寶林聖典圖書館

©2023 法性寶林修行聖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