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送美水(034)

  • 作家相片: 百喻經
    百喻經
  • 2024年6月1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34

日送美水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禪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個聚落,距離王城五由旬,村中有非常甘甜的好水。國王派人諭知村民,必須每天送好水來王宮。但日久之後,村民已感到非常疲累,許多人便想要逃離而去。

 

當時,村長跟眾人說~~

你們不要離開,我來向國王表達我們的的困境,請國王將五由旬改成三由旬,讓你們覺得較近,這樣往來就不會疲累了。

 

於是村長前去向國王請願,將五由旬改稱三由旬,村民聽了便歡喜踴躍。

 

有聰明的旁人告訴村民~~

你們挑水的距離還是原來的五由旬,只是名稱改為三由旬而已,根本沒改變啊!

村民雖然聽見這個說法,卻仍堅持相信國王。

 

﹝解﹞

佛法只有一種,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一佛乘法,不管是要解脫六道輪迴,或行菩薩道,乃至成就無上圓滿的佛果,其途徑固有時間長短,至其方向則同。

 

但以世間凡夫雖修學正法,亟欲趨向安樂涅槃,卻因信心怯弱,深覺時日過久,路途遙遠而心生厭倦,便生起了退轉不願持續精進的念想。


於是如來法王知一切眾生心,遂施設無量方便,將此一佛乘開演為三乘,即小乘聲聞、中乘緣覺、大乘菩薩。彼等怯弱之人聞之歡喜,以為易行,修善進德求度生死,後聞他人說無有三乘,只有一佛乘。以癡心重故,堅信佛所施設的方便而終不肯放捨彼法,猶如村人不識三由旬即五由旬之義。

 

綜觀俗塵之人,常固執己見,當先入為主之後,不管是世間的知識、經驗或出世間的佛法,只要其認知上早已肯定某種知見,便九牛拖不出,決計不願接受、改變。

 

修行人應當思考靈活,任運自在,才能全方位的吸取正確的佛法養分,隨順正信正理,圓融菩提大道。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水底金影(06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0 水底金影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呆子來到一處大池塘邊,忽然看見水底映出真金的影像,於是大聲呼叫: 水裡有金子! 隨即進入水中挖著泥巴要找金子。挖了很久,弄得池水一片混濁,並且身體疲憊不堪...

 
 
觀作瓦瓶(05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9 觀作瓦瓶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來到做陶器的展示會場,觀看工匠如何踩踏陶器旋盤而製作瓦瓶,彼此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其中一人先行離去,前往會場中提供美食和珍寶的地方,吃飽喝足又獲得寶物...

 
 
二子分財(05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8 二子分財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因為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於是把二個兒子找來,告誡他們說: 當我往生之後,你們要善分財物。  ...

 
 
法性寶林MARK(300解析度)-深紅-黃框-PNG.png

法性寶林聖典圖書館

©2023 法性寶林修行聖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