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求治禿頭(040)

  • 作家相片: 百喻經
    百喻經
  • 2024年6月1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6月16日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40

求治禿頭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禪師語譯述解

 

有一個人頭上無毛,冬天患冷,夏天患熱,兼且受到蚊虻的叮咬,晝夜苦惱,不知如何處理。某日,他聽說一位醫生對於許多方術很有研究,此禿者便前往求。他跟醫生說:

懇請治療我的禿頭。

 

當時那位醫師也是禿頭,於是他便脫下帽子,說:

我也有禿頭的毛病,非常痛苦,假如我能幫你治療,為何不先治療自己?

 

﹝解﹞

一般凡夫為生老病死之所侵惱,於是欲求長生不死的靈藥,某日,聽聞有沙門或婆羅門等為世間真正的良醫,擅長治療各種疾病,並能幫人延壽,便前往請教:

請你幫我斷除這個無常生死的禍害,讓我能夠永遠處於安樂的地步。

 

當時沙門或婆羅門等便回答說:

我也同樣患了無常生老病死的苦惱,我已經求遍各種永生無病的法門,卻始終不能獲得。假如我能使你得到永生無病,那我就應該先自得,才能讓你得啊!

 

現在許多人也常犯此錯誤的思考,譬如窮人為了獲得財富,去找一位教人如何致富的人來學習賺錢,但此人除了口才辨給之外,根本是一窮二白,如果他能讓你賺錢,為甚麼不先自己賺?

 

同理,有人宣稱自己是佛,應知佛的境界是智慧超卓,對待眾生一定慈悲平等,最要緊的,他絕對不畏懼死亡,不怕生重病,對於他人的毀謗破壞,其內心都安止不動,假如上述的情形他都做不到,就根本不是佛,而你卻還要求他教你安樂解脫之道,這已違背了修行的思惟。

 

就好比那禿頭的人去求禿頭的醫生醫治禿頭一樣,只是徒勞無功而已。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水底金影(06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0 水底金影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呆子來到一處大池塘邊,忽然看見水底映出真金的影像,於是大聲呼叫: 水裡有金子! 隨即進入水中挖著泥巴要找金子。挖了很久,弄得池水一片混濁,並且身體疲憊不堪...

 
 
觀作瓦瓶(05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9 觀作瓦瓶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來到做陶器的展示會場,觀看工匠如何踩踏陶器旋盤而製作瓦瓶,彼此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其中一人先行離去,前往會場中提供美食和珍寶的地方,吃飽喝足又獲得寶物...

 
 
二子分財(05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8 二子分財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因為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於是把二個兒子找來,告誡他們說: 當我往生之後,你們要善分財物。  ...

 
 
法性寶林MARK(300解析度)-深紅-黃框-PNG.png

法性寶林聖典圖書館

©2023 法性寶林修行聖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