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王剃鬚(055)

  • 作家相片: 百喻經
    百喻經
  • 2024年9月2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10月10日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5

為王剃鬚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國王,在某次帶兵作戰時,被敵人團團包圍,國王的親信拼命拯救他,將國王救出包圍圈。於是國王非常歡喜,問親信說:

你有甚麼要求?我一定會完全滿足你!

 

親信回答:

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當國王在剃鬍鬚時,能夠讓我來剃。

 

國王聽了,便說:

這件事若最合你的意,那就依你的願望吧!

 

﹝解﹞

一、身為佛子能夠正信修行,表示福德因緣具足,十分可貴

  ,即所謂﹝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盛事,倘又值佛出世,

  於佛陀座下聞法,甚至披剃出家,更是功德殊勝,猶如

  ﹝盲龜浮木孔,魚子菴羅花﹞。

 

  然而,許多修行人雖有幸親近佛陀,卻志氣小、識見短

  ,或只想求得世間福報,或只想自己了脫生死,而不欲

  發菩提心勤行菩薩道,以能澈證大般涅槃妙法,成就圓

  滿佛國淨土。與那國王親信唯求為王剃鬚,不求高官厚

  祿一般。

 

二、世俗人大多只顧眼前的利益,或唯圖三餐溫飽、或唯有

  自己的小家庭、或企求世間的功名利祿、或一味追逐享

  樂。凡此種種,都是浪費生命,忽略了生而為人的社會

  責任,導致社會彼此分別對立,互相仇怨鬥爭。


  這是心量狹小,缺乏大方向、大原則、大格局的思惟,

  只有依貪欲、私心所顯發的本我的生存本能及自我肯定

  與展現,沒有超我的奉獻服務、包容體諒,及利濟一切

  眾生的悲心願行,最後將喪失了今生做人的生命價值。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水底金影(06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0 水底金影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呆子來到一處大池塘邊,忽然看見水底映出真金的影像,於是大聲呼叫: 水裡有金子! 隨即進入水中挖著泥巴要找金子。挖了很久,弄得池水一片混濁,並且身體疲憊不堪...

 
 
觀作瓦瓶(05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9 觀作瓦瓶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來到做陶器的展示會場,觀看工匠如何踩踏陶器旋盤而製作瓦瓶,彼此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其中一人先行離去,前往會場中提供美食和珍寶的地方,吃飽喝足又獲得寶物...

 
 
二子分財(05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8 二子分財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因為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於是把二個兒子找來,告誡他們說: 當我往生之後,你們要善分財物。  ...

 
 
法性寶林MARK(300解析度)-深紅-黃框-PNG.png

法性寶林聖典圖書館

©2023 法性寶林修行聖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