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燒粗褐衣(029)

  • 作家相片: 百喻經
    百喻經
  • 2024年6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6月10日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29

燒粗褐衣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禪師語譯述解



 

有一位窮人去某大富家幫傭,賺了一件粗褐衣,便穿在身上。旁人見了,就跟他說~~

你是種姓端正的富貴之家出生的,為何穿著粗褐衣呢?我可以教你一個方法,讓你當下獲得上妙華服。只要你相信我,絕不騙你。

 

窮人歡喜踴躍,敬受其言,那人立即堆材升火,然後說~~

現在你趕緊把粗褐衣丟入火中,等它燒完,就會變成上妙華服。

 

貧人即刻依囑進行,結果粗褐衣燒完了,卻甚麼都沒有找到。

 

﹝解﹞

 

修行是累世修,所以,當你今生能得人身,又有勝緣來修行之時,代表過去生曾修諸善法,感得如斯福報,理當謹慎護持不令失卻。

 

如今,竟受到種種邪見外道的欺誑,對你作這樣的說法~~

你要修諸苦行,投巖赴火以捨是身,然後便能往生梵天,長受快樂。

或者說~~

得人身是偶然,沒有未來世,行善無益,造惡無損,所以,應極盡逐欲享樂。

 

結果如何呢?一旦果報成熟,連那人身亦且不保,豈能獲得甚麼法益?

 

佛法的修行,是講不苦不樂的中道行,講心造淨土、心造地獄的一切唯心造,然而,無智凡夫總喜歡走偏鋒或極端,錯認身體的折磨為消業增福,或放縱情欲叫自在放下,此種違背佛法的思惟,猶如燒粗褐衣的窮人一般,最後將弄得一無所有,灰頭土臉。

 

復次,許多世俗人不反觀自己有否福報,唯一味的妄想著要求得富貴,於是窮盡一生去追逐,到頭來卻兩頭落空,此時則已齒搖髮白,只得仰天長嘆了!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水底金影(06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0 水底金影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呆子來到一處大池塘邊,忽然看見水底映出真金的影像,於是大聲呼叫: 水裡有金子! 隨即進入水中挖著泥巴要找金子。挖了很久,弄得池水一片混濁,並且身體疲憊不堪...

 
 
觀作瓦瓶(05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9 觀作瓦瓶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來到做陶器的展示會場,觀看工匠如何踩踏陶器旋盤而製作瓦瓶,彼此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其中一人先行離去,前往會場中提供美食和珍寶的地方,吃飽喝足又獲得寶物...

 
 
二子分財(05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8 二子分財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因為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於是把二個兒子找來,告誡他們說: 當我往生之後,你們要善分財物。  ...

 
 
法性寶林MARK(300解析度)-深紅-黃框-PNG.png

法性寶林聖典圖書館

©2023 法性寶林修行聖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