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造三重樓(010)

  • 作家相片: 百喻經
    百喻經
  • 2024年5月2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10

造三重樓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禪師述解

 

有一位愚蠢的富翁,常自以為是,某日,他到另一位富翁家裏作客,看見一棟高廣嚴飾軒敞疏朗的三重樓,即心生渴仰,暗中作此思量~~

我的財富不輸這人,為何不趕緊來營造像這樣的三重樓?

 

於是請來造樓的木匠問說~~

你有能力造出像那棟一樣莊嚴的三重樓嗎?

 

木匠回答~~

那就是我所造的啊!

 

愚翁歡喜的說~~

現在你也幫我造一棟相同的吧!。

 

即時木匠開始整地,挖掘溝塹,堆砌土石,準備

施工造樓。愚翁見木匠做這些動作,心裏產生了

疑惑,無法明白其用意何在,便去問木匠~~

你到底要做甚麼?

 

木匠回答~~

造三重樓啊!

 

愚翁說~~

我不需要第一、二重樓,你應該直接幫我造第三重樓。

 

木匠回答~~

沒有這種施工法,如果不先造第一重樓,就無法造第二重樓,沒有第二重樓,就無法造第三重樓。

 

愚翁固持己意說~~

你是高明的木匠,絕對有辦法不用造下邊的二重樓,直接造第三重樓。

 

﹝解﹞

一、在佛世時,有僧俗二眾弟子,不欲按部就班的精勤修行

   ,只想貪圖方便,逕得道果,便說~~

  我惟求證得四果阿羅漢,不求初、二、三果。所以,我

  要直接修學阿羅漢法門,不修學初、二、三果法門。

 

  事實上,了脫生死的學程,都一定會依循四個次第~~初

  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然後才進趨四果

  阿羅漢。

 

  不管是快是慢,果位的次第仍井然有序,無法躐等。倘

  因邪見或怠惰,亟欲減省前面果位的修學,根本違背了

  精神心理與思考變化的原則,絕難證得真正的阿羅漢。

 

  菩薩道更是如此,所以千萬長劫勤修六度萬行,乃至歷

  經三大阿僧祇劫始能成就無上佛果。這當中可說艱辛倍

  嚐,沒有絲毫的僥倖。

 

二、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萬丈高樓平地起

  ﹞,世間技藝、學問的做工夫和修行的原理雷同。

 

  偏偏有人不願打好基礎,只想一飛衝天、平步青雲,於

  是就使用非法、暴力、詐騙等手段來達到目的,縱使偶

  有成果,終究一旦失去。

 

  亦有人懶惰成習,凡事都想不勞而獲,甚至還想著有否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結果一事無成,徒作白日夢而已。

 

  奉勸大家莫做那愚翁啊!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水底金影(06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60 水底金影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有一位呆子來到一處大池塘邊,忽然看見水底映出真金的影像,於是大聲呼叫: 水裡有金子! 隨即進入水中挖著泥巴要找金子。挖了很久,弄得池水一片混濁,並且身體疲憊不堪...

 
 
觀作瓦瓶(05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9 觀作瓦瓶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有二人來到做陶器的展示會場,觀看工匠如何踩踏陶器旋盤而製作瓦瓶,彼此都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其中一人先行離去,前往會場中提供美食和珍寶的地方,吃飽喝足又獲得寶物...

 
 
二子分財(05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百喻經》058 二子分財 僧伽斯那尊者撰 求那毘地法師譯 淨元導師語譯述解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因為生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人世。於是把二個兒子找來,告誡他們說: 當我往生之後,你們要善分財物。  ...

 
 
法性寶林MARK(300解析度)-深紅-黃框-PNG.png

法性寶林聖典圖書館

©2023 法性寶林修行聖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