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句(1909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98》 一個人自詡了解某事物 其實都是從自己角度、立場去觀察、詮釋 卻不一定真正了解那個事物 唯以超然、理性、客觀去面對、探索 才能獲得事物的真相 問題是,誰有資格做到?

生活法句
3月12日
生活法句(1909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97》 修學忍法 不僅是忍逆境的苦惱、憤悶 更要忍順境的得意、鬆懈 忍非順非逆的茫然、失心 先做 到能忍人所不忍 再放下對於忍的思覺 最後持平常心而無忍可言

生活法句
3月12日
生活法句(1909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96》 有的人只在意自己的表現和別人的評價 遇境的反應展露強烈自我 有的人慈悲關懷社會人群 不在 意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一個是掠奪、控制、佔有 一個是奉獻、包容、無私 兩者的思覺傾向 形成 截然不同的行為與果報...

生活法句
3月12日
放下自我‧與環境相融
【德宗禪師法語】 《寶林修禪錄第二輯》 放下自我‧與環境相融 一個人過度保護自己的身體 長久將會變成溫室裡的花朵 對任何外在環境的變化都失去抵抗力 亞洲一位專精研究生藥的醫學家 為了研究某種生藥多次造訪大陸內陸地區 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這種生藥的效果...

寶林修禪錄
3月11日
生活法句(1909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95》 吃人一斤,不一定非要還十六兩 你可以還更多,也可能還不了 所以 講受人點滴就得湧泉以報 實在太沈重 畢竟每個人的今生都各有其果報 凡事只要盡本份去做,就對了!

生活法句
3月11日
生活法句(1909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94》 沒有救世功能 無法讓眾生的果報增上、向善 以及缺乏慈悲心行 純粹講說一些理論的文言相 則不可稱之為佛法 須知 菩薩道必歷經千萬長劫勤學種種波羅蜜門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卒至圓滿無上菩提...

生活法句
3月11日
生活法句(1909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93》 傳法度眾真的要有緣 要能相應,要有真心、互信 倘無大悲願與超卓的智慧 一旦遭逢逆境即刻退 墮凡塵 是故 菩薩當如蠟燭之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於此娑婆世界常作度人舟

生活法句
3月11日
生活法句(1909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92》 看到別人的錯 應反觀自己是在做甚麼 如是俗人 想的、說的,都是爭己利、辨是非 只管自己成就,不理周遭因緣有無關聯 如是修行人,便知恩報恩,無貪無執 常思惟自己有否慈悲? 能否給人 方便、為人設想? 一切功德回向眾生

生活法句
3月11日
生活法句(1909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91》 不管別人怎麼誣衊你、陷害你 真正的菩薩都不會計較、嗔恨 只有無盡的包容,放下分別對立 況且,如對境起分別好惡 早已背離修行的思惟 哪能堪稱菩薩行?

生活法句
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