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句(1908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85》 如沒有般若智,卻喜歡幫助人 往往依著自己的妄思起邪行 導致造惡業而無法覺知 所以經云~~ 悲而無智,增長愚痴 又,自恃己能,世智辯聰 但缺乏利他的慈悲心行 終究是邪見橫生,容易走 入歧途 經云~~...

生活法句
3月2日
生活法句(1908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84》 修行人應只管腳踏實地過生活 不須想太多,當因緣成熟了 自然就會有所體悟 如一直鑽牛角尖,想要證得甚麼 那就是妄上加妄、頭上安頭 只有 徒增苦惱,再怎麼修都沒用

生活法句
3月2日
生活法句(1908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83》 凡夫無始以來已被無明染污 此種根深蒂固的惡念、惡習 欲立即斷除誠屬不易 卻也是彰顯修行的可貴與價值所在

生活法句
3月2日
生活法句(1908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82》 莫說執取,實無執取 一說執取,處處執取 執取不關事相 若心取相,便隨之生執 心不取相,則寂滅無住 至若執取與否,究非從表面來判斷 亦不是自我的思覺作用 那必須從十分超越的立場 於微細處加以一一勘驗 才能明白

生活法句
3月2日
生活法句(1908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81》 認為自己做得很好 應反觀有否自大、驕傲? 是否利用環境資源,侵損他人 讓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自慚形穢,自卑自憐 封閉與周遭環境互動的管道 應思惟有否造成他人困擾 也讓自己的人生 之路越走越崎嶇 越陷入泥沼中

生活法句
3月2日
真正的修行‧當無欲無求
【德宗禪師法語】 《寶林修禪錄第二輯》 真正的修行‧當無欲無求 貪欲是隨時隨地在發露的 當我們喜愛一件事物 通常不須經過思考的過程 即本能性地,立刻伸展貪欲的藤蔓 妄想心 張牙舞爪的朝著滿足的目標前進 不斷追求更美好 更高的權利、更無極限的地位 更大的享受…...

寶林修禪錄
3月1日
生活法句(19080)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80》 一個對人、事、環境永遠心懷慈悲的人 絕對不會生起嫌厭與分別對立 因慈悲的心是清涼柔軟的 慈悲的言語是真誠和合的 所以慈悲能讓生命更尊貴 讓一生無所畏懼

生活法句
3月1日
生活法句(19079)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79》 對於生活中的小細節 檢驗有否如實如法之際 應一面觀照是否用妄心架構妄境的情形 所謂 ﹝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凡夫常被自己欺騙而不知 還會沾沾自喜 以為體悟了甚麼?成就了甚麼?

生活法句
3月1日
生活法句(19078)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九輯 《19078》 一個內心光明磊落、胸襟寬廣的人 總是處處給人方便、為人設想 包容不同的言行 因此安隱無憂,喜悅湛然 一個內心雜染、器量狹小的人 想的、說的都是負面 永遠在挑剔別人 看一切人事物也不順眼 所以驚恐猜忌、嗔恨對立...

生活法句
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