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句(14097)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四輯 《14097》 當一個人極渴之時 如喝一匙水,完全無法止渴 喝一杯水則能止渴 並且感受愉悅 喝兩杯水就會效果遞減 如喝五杯水反而造成身體不勝負荷 意指 不論任何事都應適度、均衡、和諧 倘若過與不及 不但不能達到效益 甚至帶來苦惱

生活法句
2024年8月4日
6 次查看
生活法句(14096)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四輯 《14096》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者 知一切法空、無所有、不可得 於是不驚怖、不畏懼、不悔沒 故能證諸法實相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生活法句
2024年8月4日
3 次查看
生活法句(14095)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四輯 《14095》 死亡 只是生命體分段展現的形態 下一個週期就同步出生 因此,死亡並不可怕 怕死的心情才最折騰 假如能體證輪迴的意涵 應該擔憂的是 依著行善造惡的因果法則 將會讓自己往生善處或墮入惡道

生活法句
2024年8月3日
3 次查看
生活法句(14094)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四輯 《14094》 親人的共業糾葛 常讓內心渾濁,思緒錯亂 導致對因緣的判斷一團誤繆 取捨進退之間失據 於是果報變得光怪陸離,不可收拾 修行人應站在超然、理性、客觀的 角度處理親人的互動關係 能確實做到有情無執,有義無私...

生活法句
2024年8月3日
7 次查看
生活法句(14093)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四輯 《14093》 造惡業的意涵 不一定是殺人放火、毀謗陷害 詐騙挑撥等明顯惡行 倘若你自認做一件好事 或者因無知去做了表相看起來非惡的事 但此事影響所及會傷害他人或環境 則亦為惡業非善業 所以 修行人應有足夠的智慧辨明善惡的分際...

生活法句
2024年8月3日
5 次查看
生活法句(14092)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四輯 《14092》 世俗智 由累積知識、經驗 及今生果報的世智辯聰而獲得 般若智 由捨離我見、斷除貪愛而證得 兩者的本質完全不同 作用力亦大異其趣 所以 倘若只有研讀三藏十二部經 能說能寫,卻無法依教奉行 平時的動靜舉止與俗無異...

生活法句
2024年8月3日
4 次查看
生活法句(14091)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生活法句 第十四輯 《14091》 菩薩道的精神是讓自己好過 也能讓別人好過 多多包容體諒,常常廣結善緣 要讓大家都可以心安快樂 莫結仇怨,不須拆穿別人的隱私 不要在意對方的言行 環境就會更和諧

生活法句
2024年8月3日
10 次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