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佛度有緣人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修行篇》017

 佛度有緣人



 

釋迦牟尼佛六年苦行之後,在菩提樹下安般坐草成

就圓滿佛道,於是他發起大悲心沿尼連禪河走向人

間,展開了四十五年的傳法之旅。其智慧、德行為

世間最無比尊貴,所以大家稱他作﹝世尊﹞~~婆伽

婆。

 

當時,曾追隨世尊出家的五比丘正於鹿野苑修行,

他們本以為世尊不堪苦行而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

這在苦行者的思惟是已經墮落了,便離棄世尊來到

鹿野苑。這件事看起來是佛教歷史上的定論,但想

起來卻有很大的疑義。

 

首先,五比丘和世尊的世俗關係,非伯叔即舅父,

於六年的追隨中,他們彼此的生活空間完全緊密相

連;其次,他們到鹿野苑修行到底是修甚麼行?是

與之前世尊相同的法門,或相異的法門?復次,世

尊對五比丘的開示僅止於四聖諦,或者仍有其他的

佛法?最後,以一尊佛出世的因緣如此殊勝妙好,

五比丘又與世尊關係如此密切,初始即追隨世尊,

云何未得大成就?

 

因為凡夫都是用世間已發生、能理解的推斷方式,

去追溯、架構種種的歷史事件,致使﹝聖者聖意﹞

往往隱覆不顯,惟任由一甘凡夫心學者妄斷深奧微

妙的傳法因緣。試想,倘由一尊佛出世之﹝一大事

因緣﹞,則五比丘本應為菩薩摩訶薩陪侍垂降,豈

會如此不堪只得小成?

 

然而,若是為了度化彼時小根機的眾生,彼五比丘

只好配合扮演某種角色,以便融入當下的環境,才

能方便觀機示導,接引無礙,則為真實菩薩的應化

示現,遊戲神通,正是﹝眾生該以何身得度,則現

何身﹞之意。

 

是故,諸佛世尊的悲願雖然叫﹝普度﹞,但眾生今

世的果報陷於無明漩渦裏頭,若無相應,縱使佛現

目前,恐也是無緣接引,徒呼負負罷了!這正是佛

度有緣人的諸佛密意!

 

 

 


3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信願是成就的根本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修行篇》034 信願是成就的根本 信心和願力,是伴隨著修行人始終如一的最佳保障 ,也是成就圓滿佛果的必要條件。 信者,應先從對於法、自己根機和善知識的仰信依 歸開始,這是信的基礎,亦為建構修行之旅程必須...

依教實踐‧邁向真信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修行篇》032 依教實踐‧邁向真信 修行人都想當菩薩,想要幫助誰或接引誰,但如缺 乏超卓的出世妙智,看不清因緣,亦不知人心,純 用自己現前的知識、經驗、想法和感覺去面對,往 往弄巧成拙,事與願違,甚至還會傷害環境與團隊 。...

修行成敗的關鍵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修行篇》031 修行成敗的關鍵 從出世間的思惟,修行成就不可以作任何評鑑,因 為每個人當世的根機、因緣不同,有著不同的際遇 ,更依自己的想法、感覺去創造,是故,無法放在 同一天平上來稱量。 從世間的觀察,修行一事亦落於世間,如禪宗六祖...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