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一念間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一輯》
善惡一念間
善與惡,是世間兩種對立的價值觀。
善,代表人性光明面,充滿著希望、歡喜、和諧、互助、感恩;反之,惡即是黑暗面,象徵失望、仇恨、爭鬥、詛咒。
看起來,善惡永遠對立,或者說,善惡在世間被很明確的規定和認知。
事實不然,現舉一例。
殺人是善?是惡?你可能直捷反應﹝是惡﹞。但死刑犯的行刑者劊子手,卻﹝非惡﹞。幫助貧困是善?是惡?這個問題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是善﹞,結果你幫助一個即將餓死的兇神惡煞,當他恢復氣力之後,又繼續去殺更多人, 所以這種行為被歸類為﹝非善﹞。
再談另一型態的善惡對立。
請問:誰是恐怖份子?
如果你住在美國,一定會說﹝賓拉登﹞;如果你是回教徒聖戰士,則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美國﹞。
當兩國交戰之時,互指對方為敵人,意欲除之而後快,然而,全國的老百姓都是壞人嗎?參戰的軍人也是壞人嗎?
過去菲律賓發生長期的內戰,哥哥是政府軍, 弟弟參加共產黨,當兩邊在城市街頭駁火,親友全站在路旁觀賞,彷彿是球類比賽一般。你如何想像他們是彼此仇視,要置對方於死地的狀態。
善與惡的內涵、相狀實在太曖昧了。
某人看起來像壞人,卻被形容﹝面惡心善﹞, 某人一臉慈祥,待人和氣,竟被說為﹝偽善﹞、﹝偽君子﹞。
某人一生行善,只因被抓到做了一件惡事,所有的人都說他﹝晚年失節﹞,指責其一生騙人,終於穿幫。某人一輩子使壞,後來做了一件善事,竟是﹝浪子回頭﹞,指其良知未泯、本性善良。
這是荒唐的善惡論!
佛法用因果論詮釋善惡的報應,如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用業力論詮釋善惡的果報結構,如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前前業因造成後後業果。
如此,則人的一生及過去累劫多生所造之業, 有善有惡,致使今生的果報亦有善有惡。甚至於,此善惡業的因果,其力能又影響今生造種種業的動機和行為。
諦審善惡於人,率皆無明。
無明,使一切心念失控,身不由己而隨業受報。
當一念動時,如果是善念,則發為善行;是惡念,則發為惡行。
換句話說,善與惡都同時存在於一個人的身上,致善業和惡業隨該人的果報成熟之際發露。
在凡夫的世界裡,怎能指某人是善人或惡人?
只可說某人現在正行善或造惡。
何況,行善的當下或許是造惡,而表面看是造惡也可能成就了行善的因緣。
所以,修行人應當掌握自己的現前一念心,明明白白的看見這一念是善是惡,然後才能修善斷惡,讓內心澈底的清淨!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一輯》 再談菩薩道的團隊合作 有位學友於發表心得之時,十分讚嘆教團學友的團隊精神,他舉一例說明: 今年春季,福慧世界種印度紫檀,許多學友都來幫忙,手拿鋤頭、圓鍬,在大太陽底下揮汗又挖又鏟,雖然大家做得很辛苦,但內心卻感覺無限歡喜。這...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一輯》 菩薩道的團隊合作 哪個修行人不想做菩薩? 哪個想做菩薩的人不行菩薩道? 然而,你知道真正的菩薩道是甚麼? 導師!我知道! 就是發四弘誓願,具四無量心,行四攝法,以四悉檀教化眾生。...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一輯》 凡夫能當菩薩嗎? 我們常聽到周遭的親友報怨自己的貧困、卑微,或者能力不如他人,也經歷了許許多多奮鬥一輩子仍無法成就的案例,於是便相信宿命,以為自己生來如此。這個想法不能說全錯 ,卻有更正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