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師何處尋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一輯》
明師何處尋
在釋禪波羅蜜一書中有記載這樣的一則教案: 舍利弗曾指導兩個比丘修行,他教一個金師之子修不淨觀,另一個浣紗之子修數息觀,結果兩個都不得定境。於是舍利弗去問佛陀原因何在,佛陀告知是習性使然,於是將二人的法門調換,立即得定。因為金師之子的呼吸較細, 應修數息觀;而浣紗之子平日所見都是污穢, 應修不淨觀。
由此案例,便能發現道眼與俗師的差別。所謂﹝善知眾生病,善識法門藥﹞,能應時應機施設適切的教法者,是為大善知識、道眼明師。若只會依樣畫葫蘆,依經解義的,自是凡夫人,雖有師名,終無實質。
然而,問題不在於明師之有無,是如何尋找、認識明師。當你要求一位盲者看東西或找到正確的方向,就好比拿一篇文章請不識字的人來讀,則於思考邏輯與方法的運用上豈非錯亂?
知識障是尋明師的障礙
另舉禪秘要法經的故事來探討:
有摩訶迦絺羅難陀比丘聰慧多智,通達世間各種經論及星算曆數等技藝,換成現代的形容, 就是博士、萬事通的意思。但其出家多年卻不得法味,縱使由五百大阿羅漢,甚至是佛陀親為說法,亦﹝如生聾人,無聞無得﹞。
佛陀提出其不得悟道的二項弊病:
一、自恃多智而起憍慢放逸。
二、不修習四念處。
多智,即書讀得多,才思敏捷,能寫能說,現今稱此為﹝知識份子﹞,再誇飾一點,又稱﹝高級知識份子﹞。此等人常執持名相,忘失真義;或析理快利,卻不通事實。禪宗謂之﹝口頭禪﹞、﹝鸚鵡禪﹞、﹝葛藤禪﹞。心口不相應,煩惱未斷除,當境界來時,便顛顛倒倒,分不清東南西北,何況是世間與出世間、娑婆與淨土的差異?所以禪秘要法經裡頭才會說這種人終究地獄有份,解脫遙遙無期!
至若四念處的修習─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正好是對治知識障的方法。反過來說,有知識障的人,幾乎不肯腳踏實地用功習行四念處;能修四念處,即能破知識障。
佛陀教摩訶迦絺羅難陀﹝獨一靜處,結跏趺坐﹞,正念修不淨觀,由之進入高層禪定,並澈證了生死大事,遠離六道苦報。
暫時捨棄知識,針對自己的業障、盲點,專注的修習超越與破治的方法,必如摩訶迦絺羅難陀能獲致大成就。倘若不能捨棄知識,佛法大門必為其關閉,因為開悟見性與否,和知識的高低全無關涉。
佛性即明師
這亦有兩個例子可作解說:
其一,禪宗六祖慧能和同門的神秀。
原先,神秀早已在五祖弘忍處數十年,貴為領眾修行的首座和尚,而六祖卻是南方來的沒讀書的鄉巴佬。一千多年來,大家都聚焦於那兩首相對照的偈:
身是菩提樹←→菩提本無樹
心如明鏡台←→明鏡亦非台
時時勤拂拭←→本來無一物
勿使惹塵埃←→何處惹塵埃
因為神秀只有學問,沒相應佛性,而六祖沒學問卻能見性,所以五祖把衣缽傳給了慧能。
但這些普普通通止小兒啼的詩偈傳誦迄今,反倒少人去注意其背後所要表顯的意涵:
一、佛性本天成
二、修行應累世
三、明師即自己
依壇經記載,六祖與五祖之間的相應、接法與傳法,有脈絡可尋:
其一,初見五祖的時候,五祖問他﹝你這南方來的蠻子,要來學甚麼佛法﹞,六祖回答﹝人有南北,佛性無南北﹞。
佛性是超越世間知識及文化層面的事物,豈能用有沒有讀書,或南方北方的文化藩籬來看待?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大部份的知識份子仍舊拿﹝學問多寡﹞與﹝文化水準﹞來衡量, 致使終日抱著某經某論在研究義理,講得唾沫橫飛,卻無法體會五祖的告誡﹝不識本心,學法何益﹞?
由過度的追逐六塵,架構出無窮無盡的妄想, 錯將知識作悟境,難怪此類專家學者看到了六祖對於自性﹝佛性﹞的描述之後,依然無動於衷。
其二,表詮悟道的見性偈,即如上述。
其三,接法脈之後的﹝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未悟前稱作﹝迷﹞,已悟後稱作﹝悟﹞。凡夫眾生須要外頭明師的階段,是在迷時。如已開悟,則自覺自證自作師,不假外求。這個未悟的階段最容易﹝認假作真﹞、﹝迷悟不分﹞, 錯將識神作佛性,將堆砌的佛學知識反過來迷惑本心,主賓糾纏,煞是可惜!
再看從前馬鳴菩薩與富那奢尊者的對話:
馬鳴菩薩未出家前已經是飽讀世學,滔滔雄辯,無人能敵,他聽說富那奢尊者﹝道證深邃,識見高遠﹞,於是就去找尊者辯論。尊者答以﹝諸佛法惟有世俗諦和勝義諦,世俗諦假有,勝義諦顯空﹞,使馬鳴菩薩無法破解。
自己是明師
再多再好的知識,都由累積學習而來,但悟道卻是從斷煩惱,出離世間而來。相反的思考, 相反的覺受,進入相反的果報。
這裡最後用六祖罵神會的一段話來作結論: 你即使將來有成就,也只不過是個文字阿師!
不須要明師,只須要書本,不知自己是明師, 卻誤以為外面有明師;一出口都是佛法,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俗人;沒境時,吹噓得儼然悟道高僧,境來了,苦惱得日夜難眠。
到底從世間超入出世間的竅門在哪裡?遠離繫縛,證涅槃解脫的途徑在哪裡?
趕緊返照心源,尋得明師吧!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一輯》 再談菩薩道的團隊合作 有位學友於發表心得之時,十分讚嘆教團學友的團隊精神,他舉一例說明: 今年春季,福慧世界種印度紫檀,許多學友都來幫忙,手拿鋤頭、圓鍬,在大太陽底下揮汗又挖又鏟,雖然大家做得很辛苦,但內心卻感覺無限歡喜。這...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一輯》 菩薩道的團隊合作 哪個修行人不想做菩薩? 哪個想做菩薩的人不行菩薩道? 然而,你知道真正的菩薩道是甚麼? 導師!我知道! 就是發四弘誓願,具四無量心,行四攝法,以四悉檀教化眾生。...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一輯》 凡夫能當菩薩嗎? 我們常聽到周遭的親友報怨自己的貧困、卑微,或者能力不如他人,也經歷了許許多多奮鬥一輩子仍無法成就的案例,於是便相信宿命,以為自己生來如此。這個想法不能說全錯 ,卻有更正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