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與不見何事物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禪語篇》001
見與不見何事物
宋朝青原惟信禪師提出一個參禪的三個階段~~
第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第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三,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茲略加說明~~
第一個階段: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指尚未參禪的凡夫,不知有修行,不識佛法何物,
凡事以自我為核心去分別好惡取捨,執取一切見聞
覺知的假法都是真實。即所謂﹝執妄作真﹞。
第二個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指開始參禪但未證悟的禪者,雖能修行,亦且理解
世間一切事物,卻不能參透佛法,將過去在俗塵打
滾執取一切皆真者,如今認為都是虛妄不實的。正
所謂﹝即真知妄﹞。
第三個階段: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已經證悟的禪者,終日吃喝拉睡亦是佛法的展現,
山河大地、四季運轉皆不違佛性本心。即是﹝真妄
一如﹞。
這三個階段用在參禪,能使修行人遠塵離俗、超凡
入聖,倘若每個階段細心體會,成就必然可期。但
觀察這樣的修行,仍屬於個人內修範圍,為小乘聲
聞,非大乘菩薩外弘的思惟。
其次,用在人生的歷程中也可相通。譬如年少時,
一廂情願想著社會就是怎樣,聽他人說甚麼、見他
人做甚麼,便相信是真的;當年過中年,社會歷練
非常豐富了,知道一個人表面的言行和內心不一定
相同,而且世間事物變化多端,難以預測。等到年
老之時,看透了、想通了、放得下了,不再計較利
害得失,猶如童稚般的返璞歸真。
當然,參禪歸參禪,俗塵歸俗塵,兩者的表相觀察
或許皆能用文言解說,但彼此的意境、心路絕不可
混為一談。現將這個題目的文字拆解下來,供學者
試著妨參一參~~
一、山是何事?水是何物?
二、見與不見又是何因緣?見個甚麼?
三、究竟誰在見?誰不見?
四、見不見山水,山水又如何?主人翁到哪裡去了?
五、參透之後又何如?
【附錄】
五燈會元卷十七:
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
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
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
祇是水。
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
許汝親見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