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捨與得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法義篇》027

捨與得


 

這個題目是從修行的觀點立論,至於世俗人的多樣

邏輯則不在此限,因此,不須透過任何諍辯來決定

是非。

 

倘用佛法最高準則觀察一般人口中的《捨、得》,

便能發現大家的思考並沒有超然,反而自曝一心《

想得而說捨》的情結,倘若到頭來終究《無所得》

,則恐怕還是難捨。

 

復從捨字的本意詮釋,捨,是菩薩襟懷裡非常崇高

的情操,菩薩學行有所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前三

個慈悲喜,都屬積極作為,給人方便、多結善緣,

於無量世厚植德本,至於捨,就是消極作為,或稱

不作為,意指,不管慈悲喜發揮到甚麼程度,創造

了多少功德,菩薩仍無任何《自得、自滿、自以為

是》的念想,此即是《捨》,亦名《無所得》。

 

倘若表相上有得的情形,也只是依世俗凡夫執取世

間價值觀的立場來詮釋而已,如今許多人不明其義

,硬將捨與得湊一塊,其真實的欲求往往被隱藏,

甚至是被催眠,可見內心還是雜染。這種思考的錯

覺,常令修行人《非因計因,未證言證》,把相對

性解為絕對待,導致陷入了修行困境。

摩訶般若經云~~

以無所得,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真回向

 

回向,即捨的別釋,純為利益眾生,非圖謀己利,

故知,捨者非得,得者非捨,一個真正能捨的人,

無憂無懼,無得無失,更連放下一事亦無念自成,

絕不會一直強調甚麼﹝捨、得﹞,﹝捨就是得﹞,

這些充滿功利、似是而非的言詞。故說~~

依慈悲心而喜捨行,安樂自在,了無罣礙。

 

 

1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法歸依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法義篇》031 法歸依 初入佛門,必先歸依三寶。 佛寶,指已經成就圓滿佛果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即為諸佛、菩薩、祖師等所傳正信正見的教法;僧寶,是依此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 佛寶與僧寶於佛教的信奉上較無疑義,但法寶則素來爭議頗大...

佛教不能講有神論或無神論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法義篇》030 佛教不能講有神論或無神論 有人說佛教是無神論,但現在的佛教徒已經把諸佛菩薩當神明來膜拜祈求,所以現在的佛教早已成為有神論了。有人雖不將佛菩薩當神,仍直接認定佛教裡有神,如樹神、池神、河神都出現在經典裡,而八部眾的阿修羅...

略明我執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法義篇》029 略明我執 人生最艱難的,不是天災人禍,而是堅固的我執。尤其一介凡夫,內心被無明蓋覆而生起雜染的煩惱,影響了對人事物的正確判斷,便執取五蘊為我,執取我所對的一切境界為我所~~我所見聞、我所覺知、我所擁有、我在說甚麼、我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