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因緣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創造因緣
從二六園法界茶坊望向凍頂山,實可媲美在中橫塔塔加觀賞景緻。兩者的差異是,塔塔加雄渾壯闊,有不世出的英雄豪傑之氣慨;二六園則為純樸清新,猶如平易近人的莊稼漢。
端坐茶坊裏,環視小小的空間,莊嚴典雅中蘊涵著無窮的禪趣,令人生起了思古幽情。懷想這一樑一柱、寸壁片瓦都是法師和學友們親手創作,遂禁不住心掉、口掉,一邊吟詩唱詞,一邊啜飲貯存二十餘年的老茶,感覺人生再無遺憾。
教團是這樣創造出來的
於是便跟法師談及草莽時期的總院。
最早只有兩分地,斜坡枯瘠,荒茅巨岩,自己畫草圖,再委請建築師設計申請,然後,學友利用假日來施工,結果不言可喻,自是茅蓬簡陋,設施闕如,惟多年來仍發揮了難以估算的傳法功能,無數的修行人不因那種困窘表相而退怯,反而更加勇猛精進,成就不凡的道業。印象較深刻的有三件事~~
其一,抉擇度眾的因緣。
第一棟緣心齋面積約三十五坪,整地前,剛好在一顆大石上坐禪,出定後,即便自行測出方向、位置。當時自己的思惟很清楚~~
爾後,這道場可有兩種發展因緣,一是熱鬧的香火寺,另一種會示現悟道的禪師。香火寺的經營較輕鬆,且能名利雙收;悟道禪師則能度化無量眾生,但道場的經濟一定較為匱乏。原因無他,斯時斯土的眾生多追逐貪欲,永無饜足,如此的劫運,根本與佛法不相應。故知要維繫法脈之不墜,誠乃不易。
不用猜吧!當然要選度眾的因緣!
所以,立即鳩工將地脈龍尾斬斷,破壞世俗所謂的風水,而房子的方位亦違反地理師的理論,欲令此道場的未來須純由住持者的智慧、願力來發展,不讓俗人有任何說詞或藉口,說那些﹝因為風水而發展﹞、﹝因為佔甚麼穴所以成就﹞,諸如此類與修行背道而馳的言語。這裏不是要駁斥風水論,是強調修行必須打破世間的價值觀,才能遠離生死輪迴,究竟解脫。
意即,佛法的可貴在於能令眾生斷除煩惱繫縛,它是超越一切限制條件的。所以,一個道場的存廢,應與其是否具備度眾的功能有關,而非摻雜其他外在因素。豈可倒果為因,將道場發展訴諸風水,卻漠視出家沙門累劫多生勤苦求法所證得的般若妙智,及以大悲心行攝受眾生的功德顯發?
其二,聚合法眷的過程。
總院從原本的侷促一隅,少人聞問,到十餘年後擴充五十倍面積,法筵鼎盛,不僅非一朝一夕,亦不是聊聊數人能至,其間歷經種種困頓、辛苦倍嚐,豈用筆墨言語所能表達?
須知,不管硬體再多莊嚴,如缺乏真信佛法的內涵,也不過是表相而已。因此,回顧過去古今中外的歷史,政治、財團往往和宗教緊密牽扯,但這對於始終如一堅持如實如法,不做虛假的人情,不與俗同流的法性寶林,卻不會有這些問題。
我們關心社會脈動,自然也包括了殷切期盼政治清明,但絕不涉入幫特定黨團、人物發聲或助選的行為。我們希望適度的財物供養,讓傳法更能得心應手,利益更多苦難的眾生,但不會因需用孔急而自我矮化,以結交諂媚的方式,贏取富豪布施。經上說佛滅後一千五百年,在家居士錯認宗教迷信為佛法,自稱佛子卻鎮日求神問卜,出家沙門標舉正法卻為貪圖名利而結交權貴,甚至將佛法降格以求,和世間的學問、道理混為一談。用一句形容叫﹝自古皆然,於今猶烈﹞,唯法性寶林不為也。
其三,孤寂行履的願心。
有願則無怨無悔,有願必能誓不退轉無所畏懼。菩薩心繫眾生故行大悲空,不談功德有,這是創立教團一向的旨趣,也是盡其未來處世的準則。只因眾生常行癡闇,顛倒錯亂,若無通權達變之策,恐怕連接引入門都很困難,何況侈談佛法究竟的奧義?
所以菩薩道這條路是孤寂的,看似人多勢眾前呼後擁的背後,實乃志意不為人知。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其中有舉了一個譬喻~~一群小孩在一座十分古老破舊的大宅院裏嬉戲,此時,有位長者看到大宅院的某處已經失火,情勢很危急,就去跟小孩們說~~
失火了!快逃吧!
可是這群小孩玩興正濃,根本不理會長者的告誡。長者心生一計,又說~~
大家來賽跑,看誰先跑到大門口,第一名的送他一輛牛車,第二名鹿車,第三名羊車。
小孩一聽有這般優厚的獎賞,於是爭相奔馳而出,終於全都倖免於難。
牛車喻菩薩大乘,鹿車喻緣覺中乘,羊車喻聲聞小乘,都是攝眾的方便,如已全度之後,即有大白牛車共乘,即一佛乘。
人生也是自己創造的
你看!創造讓眾生傾向於修行,獲得安樂解脫的因緣,同樣的,化城、化人的說法,亦是如此。
想想當初的二六園是甚麼樣的局?猶如穿著補丁衣服的建物、場地,將廢土填成平台,水泥塊堆成斜坡,幾無土壤,鋤頭難墾,但八年後(註)的今天又變成甚麼?除了原有的販厝建築之外,二六園的景緻有目共睹,發揮的度眾功能,已經全面開展。
事在人為,不就是這樣嗎?
總院如此,圓覺道場如此,教團其他道場亦如此。
不擇風水、不須環境,修學菩薩道者,絕對是自己創造因緣的。所以,菩薩的確是真正的勇者!
註:本文撰於佛元2551年。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歸依三寶是修行的入門 很多佛子都會問: ﹝甚麼叫修行?﹞ 這個題目在佛教來說,是一個很平常、很普通,人人掛在嘴邊的名詞,所以,常聽學友之間彼此相互勸免﹝人生無常,要趕緊修行﹞的話。但如認真探討~~...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隨順眾生的佛法教學 佛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出現於世的被需求,無非考量眾生的因果及思考,故其教學亦須隨順眾生心,才能如實接引,使之斷惡修善,傾向安樂圓滿的境界。 所謂﹝八萬四千法,法法菩提道﹞,有甚麼樣的眾生就用甚麼樣的法門去誘導...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勘驗修行的法益 佛法真能救世,能改變命運,讓人解脫世間一切煩惱,但你究竟了解多少佛法?是真是假?則必須透過種種勘驗,以免造成﹝膨風﹞。 關於怎麼修行的思辨 有問~~ 修行怎麼修?我到現在還不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