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往生前後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往生前後


某居士告知其至親往生,言談中,雖未見所謂天崩地坼情狀,卻禁不住傷痛而淚流滿面。於是,興起寫一篇有關往生的文章。 

 

往生,佛教的用語,如俗世即稱做死亡。這兩者同指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旁觀者的勘驗之下,心跳和呼吸停止、手腳冰冷僵硬,甚至軀體逐漸毀壞腐爛的過程。

  

從活著的人說對方已經﹝死亡﹞,自能理解,但說對方﹝往生﹞,的確較難領會。原來,佛教把凡夫眾生的果報現象分做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種等級,不管你今天是在哪一道,只要尚未解脫,就一定會在六道裏輪迴,此死彼生,彼死此生。意即,在此道死亡,並非代表生命的終結,而是往生另一道了,譬如,在人道死,往生天道,或在餓鬼道死,往生畜生道之類。

 

往生的原理 

 

佛法對往生的觀察,有歸納出三個基本原理~~

一、依業力往生。 

二、依願力往生。 

三、依修行的層次往生。 

 

業力,是造業之後所產生的果報力能,有輕重業、善惡業及習氣等,於往生時,都會有決定性的影響。如因隨著造業程度較重而往生的,叫做﹝隨重﹞;隨著執取某種習氣往生的,叫做﹝隨習﹞。這其中又涉及所造善惡諸業,而或往生三善道,或往生三惡道。不外乎都由業力規定,當其受報之際,絕非凡夫可以自主掌控的,因此說﹝業力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願力,為指修行人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依菩薩法門於千萬長劫勤學不退轉,這就構成了﹝隨願﹞往生的現象。然而,有願不一定能行,縱使能行,也不一定能成就。導致雖發了大誓願,卻有可能因凡夫心作祟,貪嗔癡現前,於是一面修行一面造惡,直到往生時,隨著重業而下墮三塗惡道。 

 

除了依業力、願力往生,另於修行的立場有依悟境層次往生者。意指修行到開悟之後,會因悟境的不同而相應到其來世因緣在何處,甚至如已了生脫死且悲願深切的大菩薩,還可自在垂降與其誓願所寄或有緣眾生合該被度脫之處。


歸納而言,往生既為在世間的輪迴現象,其實應只針對尚未解脫的凡夫所設,至於超越生死的聖者是﹝遊戲神通,往返世間﹞,並非不由自主隨業受報的往生者,此理不可不知。

  

往生前‧往生後 

 

往生實為生命體不斷衍化、蛻變的情形,因此,講往生前後的時間相,即是分段生死中前段與後段對照,並站在六道的某一道來作觀察的。譬如處於人道,所謂的往生前,是指還沒斷氣確定死亡之前,包括一生的作為、發願與修行等,足以影響未來世的發展者,而當人道果報終了進入他道另一世果報,便叫做往生後。不管在哪裏,都可以確定絕對是一個全新的﹝蠢動含靈﹞。

佛法認為,往生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必然對往生後的去處有絕對影響,﹝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來世果﹞。故知,透過修行除了能改變今生的命運,也是替來世開展更殊勝的因緣。

 

親人面對往生者的思惟 

 

往生的當事人應是無覺無知的,反倒旁觀的親人才能產生相對的想法。因為親人認為自己為﹝生﹞,往生的當事人為﹝死﹞,他們都同時見證了生死現象,只是無法得知往生者去哪裡?過得好不好?將來還會不會相遇?

  

所以,這裏要以親人的立場,談面對往生者究竟應懷抱甚麼心態?


第一,要為他祈福! 

因為當事人只不過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並非從世間永遠滅失,豈有悲傷的必要?何況他下輩子可能會更好,更應給予祝福才對。復有一要緊的觀念必須提出的,意即,既然大家都是凡夫,都在輪迴的途徑裏,應知總會因緣成熟而相聚。猶如親人到他國求學謀職,十年八載之後,仍舊回來探望甚至返國定居一樣。

  

思惟與往生者今生共結親緣,遙想往生者仍在六道,於是虔誠的祈求~~ 

希望他往生善處、將來還能依過去善緣而成同行善知識!不亦妙哉! 

 

第二,要為他超拔!

假如他今生作惡多端,死後必然下墮三塗惡道,受無盡苦報。縱使轉生人間,卻因為過去沒有廣植福田,且又不精進修行,所以也是顛沛折騰,沒甚麼好日子過。 

 

彼等惡行、惡報雖然可惡,但念親情堪愍,理當為其誦經超薦,或發願以自己的修行功德回向拔度,讓往生者於報盡期滿之後,能有因緣增上的機會。

  

第三,要自我警省惕勵!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於往生的每個環節中都會彰顯因果的昭然,這對親人來說應是最佳教材,如能進一步了解﹝果報公平﹞的道理,就可約略判斷往生者會去哪裏,而不須擔憂﹝往生要下地獄受閻羅王審判﹞的傳言,因為今生已經當人了,如沒做過甚麼虧心事,來世至少還是個﹝人﹞,不可能下地獄。反之,如現世受種種惡報,又不斷的造無數惡因,那不去地獄,還有哪裡可去?

  

在世的親人與往生者的緣份,或恩怨情仇的糾葛,於生生世世輾轉反覆中,可謂﹝剪不斷,理還亂﹞,若能善加珍惜,將彼此的關聯互動,視作人生的借鏡或煉金石,必然體悟良多,能發願精進以自得解脫,又能慈悲看待一切眾生皆如己親,令得安樂自在。

  

用這樣的心情談往生,即非沉悶哀傷的事了!


8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歸依三寶是修行的入門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歸依三寶是修行的入門 很多佛子都會問: ﹝甚麼叫修行?﹞ 這個題目在佛教來說,是一個很平常、很普通,人人掛在嘴邊的名詞,所以,常聽學友之間彼此相互勸免﹝人生無常,要趕緊修行﹞的話。但如認真探討~~...

隨順眾生的佛法教學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隨順眾生的佛法教學 佛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出現於世的被需求,無非考量眾生的因果及思考,故其教學亦須隨順眾生心,才能如實接引,使之斷惡修善,傾向安樂圓滿的境界。 所謂﹝八萬四千法,法法菩提道﹞,有甚麼樣的眾生就用甚麼樣的法門去誘導...

勘驗修行的法益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勘驗修行的法益 佛法真能救世,能改變命運,讓人解脫世間一切煩惱,但你究竟了解多少佛法?是真是假?則必須透過種種勘驗,以免造成﹝膨風﹞。 關於怎麼修行的思辨 有問~~ 修行怎麼修?我到現在還不會修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