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修行與家庭、社會的關係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修行與家庭、社會的關係



一般世俗人乃至在家佛教徒,都認為~~ 

來修行會漸漸脫離家庭,甚至出家,進而到深山裡整天誦經念佛,不管世間,不問民生疾苦,何況是處理家庭瑣碎?所以,爾來的觀念即是﹝家庭歸家庭,修行歸修行﹞,是兩回事。

 

修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事實上,家庭與修行根本是同一體性,密不可分 。假如將兩者切割,那絕非正信佛子。


話說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印度,釋迦牟尼佛示現出家的意涵,此與許多讀書人離鄉背井去求學,生意人遠赴外地做生意,一去多年甚至數十載才能返回略同。

  

讀書成就的叫﹝學成歸國﹞,事業成功的叫﹝衣錦還鄉﹞。冷靜思考,當他遠走異地之時,可能要先拋妻棄子,還得不孝父母,縱使父母有事,也頂多打一通電話慰問,無法馬上回來照顧,因為現在是他讀書或事業的關鍵期。這種情形不就與佛教出家相似嗎?

  

但世俗人總認為出家不對,把出家跟斷絕親友關係劃上等號。還形容﹝出了家,忘了家﹞,於佛陀所創覺的佛法及出家一事,實為天大誤解。

  

佛陀二十九歲離開故鄉,在佛教史裏寫祂出家去了,關於這點應更正一下,說是佛陀到國外求學,專門參研宇宙人生真理,猶如到歐美讀哲學博士一樣,祂求學六年,精通許多學術,甚且見地上已遠勝其師,但祂發現仍無法解決內心的疑團及不安,便獨坐在一棵名叫畢鉢羅樹的樹下沉思,才澈證了四聖諦及如何救度眾生的無量波羅蜜門。這棵樹從此即被稱做﹝菩提樹﹞,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菩提樹就是覺樹。

  

其實,佛陀所悟的真理,不過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師父常說~~

佛法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離開生活,就沒有佛法。

  

現實生活應以人為本 

 

這個世間,從最小的家庭單位,擴展為社會、國家、乃至世界,正是佛陀所了解的現實,所以佛陀悟道後所做的,並非神神鬼鬼的事,而是﹝以人為本﹞去做的事。

  

太虛大師說~~

 要學做佛,先學做人。

  

做人若圓融成功,做佛才有成就的機會。假如家庭失和,待人處事不好,連街坊鄰居都互動不良,卻還一味的誇飾自己的修行境界很高,那根本已經背離佛法。

  

換句話說,宇宙人生的真理一定要能實踐,能產生作用,且於世間有最好的助益,否則,如與現實脫節,和做人處事無關,那它絕非真理,而是妄想。


所以,很多修行人不斷宣說的境界,為將﹝靈魂出竅﹞視同悟道,去三十三天和玉皇上帝談話,或跟劉伯溫喝茶等等,要不然,就說和哪尊神明相通,諸如此類,已是另一種神教的系統,它脫離了﹝人本﹞的立場,亦且違背真實人生。起信論說~~

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 

 

運用妄想,把自己弄成像催眠一般,活在自己架構的虛妄境界裏,有點類似電腦的﹝虛擬實境﹞,明知是假的,卻自以為是的自得其樂。永嘉禪師便這般形容凡夫的迷執~~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的確!認假作真,恐怕是凡夫的通病吧!


理性與感性平衡的佛法 

 

佛法,既然立基於人,自有其揉合人性,兼容並蓄的道理,一面期望著大家都具足出世襟懷,一面將人性淨化、轉向,使之成為安樂自在的﹝新人類﹞。因此,與其說佛法的究竟是﹝勝義諦﹞的顯發,不如說一切都為了攝受眾生而施設﹝世俗諦﹞的教學。這正是佛陀入世傳法的心路,亦如法華經所言,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意旨。

  

於是佛說~~ 

眾生云何苦?為有貪愛執取! 

苦從何來?因煩惱而起! 

煩惱的根源為何?即是無始以來一念無明不覺!

佛法唯一探討的內涵,是教導眾生如何保持正念、如何具備正確的思考及生活態度,為眾生開創一條自我超越、解脫苦惱的路。那本是一種非常正向、積極與勇於承擔的人生觀,然而在現實環境中,當凡夫遇到問題時,卻往往一廂情願尋求諸佛菩薩幫他處理~~

觀世音菩薩啊!我身體不好,請保祐我!

佛祖啊!我生意失敗,請讓我今年能賺大錢!


眾生的心行從來如此,但佛法又是怎樣呢?

當你身體不健康,就教你制心放下,讓內心能逐漸安定,身體能逐漸放鬆,因為思考、感覺、情緒都會牽動身體的病苦,如運用禪定觀想四大五蘊無常、空相,則病苦會比較減輕,甚至消除。


其次,針對四大病癥,應知為今世果報現前,實已超出修行所能掌握的範圍,須要請一位高明的醫生來治病,兼且研究如何照顧身體,恢復健康的方法。這才是真正的佛法!不僅是寫一張符籙給你貼,或教你一味的去拜佛、喝加持淨水而已。

 

 理性思考與感性相應,即是在世間流行的佛法!


立基於家庭倫常及擴展至社會的佛法


從上述觀察,佛法更應能改善、增上家庭關係,讓社會最小單位的﹝家庭﹞及整體大環境,乃至於和全世界完全接軌。

  

佛法入世的價值在此,修行努力的目標亦在此!

昔時,佛陀傳法數年,慢慢走回故鄉迦毗羅衛國,那時祂的母親已經過世,父親淨飯王、妻兒、姨母都還在,祂雖已成佛,依然回來教育故鄉親友,甚至基於人倫因緣,佛陀仍很孝敬父母,連淨飯王往生後,也依人子之誼為其抬棺,並非世俗傳言的﹝出了家,忘了家﹞這等錯誤觀念。

  

再說一個故事。 

以前有位禪師,父親早逝,由母親扶養長大。這位禪師出門講經說法時,都挑著一個擔子,一邊挑母親、一邊挑經。大家想想!禪師是一代高僧,甚麼都能放下了,而母親只不過是世間俗人,為甚麼他這麼做?這是報恩!佛教的出家人應報四恩~~三寶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佛陀、高僧都這樣做了,何況一般出家沙門?更何況在家居士?


依佛法說,世間有很多煩惱纏縛,出家是與所有眾生的煩惱作戰,要讓煩惱的敵人完全消滅,他忙著整天研究如何戰勝煩惱,讓眾生能恢復平靜,安居樂業,這包括了自己、父母等親友都是眾生,所以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哪個眾生有煩惱就去度他。

 

 然而,所謂出家與在家最大的區別,即為出家以一切眾生均是至親好友,猶似家庭成員擴大,不是忘了家,﹝佛視一切眾生皆如羅睺羅﹞,而羅睺羅是佛陀在居士時期跟耶輸陀羅所生的兒子,祂對待眾生就像對待兒子一樣,這是佛陀的慈悲與包容。所以出家人即是依著佛陀的腳步來實踐,視一切眾生等同父母、子女、朋友。


依之無限擴展這個大家庭,就不怕沒人照顧你。所以正確的出家比在家更佔優勢,並非一定躲在深山裏,吃水果、喝泉水才叫高僧。

 

 

復次,從度眾的立場,出家是專業,但不能遠離社會,而在家是兼業,工作、修行兼度眾,身為佛子均應有此共識。換句話說,出家與世間息息相關,猶如命運共同體,豈可本末倒置?孰知現在有許多在家居士學顛倒了,不顧家庭與經濟,去道場專志修行,與出家過同樣的生活,這樣錯得很離譜,完全背離佛法。必須是家庭能照顧好,修行才能安心成就。

 

 這裏講一件實際的案例。 

有一位居士去受菩薩戒,心裏很煩來見師父,他說~~

我要茹素,妻兒都不接受,結果一家三人分兩桌。

 

 師父問他~~

 為甚麼分兩桌?

  

他回答~~

 我吃素一桌,妻兒吃葷一桌。

 我叫他們茹素,他們都不要。

 

 師父跟他說~~

 你是佛教徒,要有度量,不能強迫妻兒吃素。如反過來想,你妻兒叫你吃葷,為甚麼你不要?

 

 在家吃素是為了進修道業的方便,並非絕對必要,應考量家庭圓滿才是真正的修行。

這位居士開口閉口都在批評妻兒,仔細一聽,才發現妻兒在質疑~~

 為甚麼丈夫脾氣還是這麼差,這樣自私自利糟蹋家人?如此受菩薩戒又是怎樣?

 

認為佛教的道理很好,但妻兒愚癡不聽話,就用佛法的言論來糟蹋妻兒,實在很可悲!反過來說,如自己的親人說你信佛信到發瘋,亦同樣是缺乏理性。因為凡夫剛接觸一件新事物難免會興奮過度,尤其佛法的確殊勝不可思議,自然會做出激烈的反應或看似迷信的宗教行為,這是正常的過渡時期,當熟稔環境且已沉澱下來之後,即會回歸﹝修行是現實人生反映﹞的模式了。

  

換句話說,假使家庭生活裡不能用安定的心、正確冷靜的思考來解決家庭的事,那修行是失敗的。有很多人覺得修行很好,但一回到家,先生、兒子都來糟蹋,就去向師父訴苦,說先生匪類、兒子不孝,不喜歡回家了。如果是如實如法的師父,就教你要如何圓滿家庭,一知半解的就說家庭不要了,乾脆來出家。

 

 不知修行的真諦,擾亂家庭,不如意就乾脆來出家,如這個師父剃度你,就違背佛陀的教法,因為在錯誤思考之時,沒有糾正你,使出家的動機成為邪見,非以正見入道。在家都當不好,如何真正出家?且還要回頭教導在家,豈不顛倒? 

 

修行涵蓋家庭與社會和諧

  

修行是~~

四海之內皆兄弟、天涯若比鄰,整個世界都是親友。

  

這樣的共識,差別在於~~ 

一、在家是親親有等,先照顧好家庭,擴展出去照顧

  別人,出家是全面性,凡在因緣之內都應平等普

  度。

二、在家與出家是因緣的差別、修行方法的差別,及

  專業與不專業的差別。

  

至若出家與在家都一定要重視家庭關係與社會和諧,從釋迦佛以來,歷代菩薩、祖師、高僧大德,乃至現在所有一切的佛子,一皆以家庭為本,然後擴展到社會一切眾生,這才是佛教的真實義。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歸依三寶是修行的入門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歸依三寶是修行的入門 很多佛子都會問: ﹝甚麼叫修行?﹞ 這個題目在佛教來說,是一個很平常、很普通,人人掛在嘴邊的名詞,所以,常聽學友之間彼此相互勸免﹝人生無常,要趕緊修行﹞的話。但如認真探討~~...

隨順眾生的佛法教學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隨順眾生的佛法教學 佛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出現於世的被需求,無非考量眾生的因果及思考,故其教學亦須隨順眾生心,才能如實接引,使之斷惡修善,傾向安樂圓滿的境界。 所謂﹝八萬四千法,法法菩提道﹞,有甚麼樣的眾生就用甚麼樣的法門去誘導...

勘驗修行的法益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勘驗修行的法益 佛法真能救世,能改變命運,讓人解脫世間一切煩惱,但你究竟了解多少佛法?是真是假?則必須透過種種勘驗,以免造成﹝膨風﹞。 關於怎麼修行的思辨 有問~~ 修行怎麼修?我到現在還不會修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