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發願難嗎?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發願難嗎?


山嵐暮色相籠罩,夜鷺乘雲倦歸巢; 

忽聞遠方嘯聲起,不知遊子回家未?

  

﹝山嵐暮色相籠罩﹞

日薄時分,站在法界茶坊遠眺凍頂,山嵐從山腰飄起,越聚越多,最後竟然綿延成片,濃得化不開,把整座山都遮蓋住了。此情此景,到底是山嵐染著黃昏,還是黃昏喚醒山嵐,的確教人難分難解。

  

猶如初學菩薩尚處凡夫地,雖言發大願上求下化,但因無明蓋覆,總是一面接引眾生,一面造惡業,結果弄得顛倒錯亂、面目全非,猶不自知。 

 

換句話說,真正的菩薩行者是度人亦自度,要讓自己先澈證般若妙智,才有超拔眾生的力能。否則,當大地一片黑暗時,孰來分辨何者山嵐、何者暮色?

  

﹝夜鷺乘雲倦歸巢﹞

轉頭看見一群慵懶的夜鷺歸巢,白裏帶褐的羽毛穿過雲彩,一隻緊捱著一隻,棲於枝葉疏落的苦苓樹上。 

 

這些自然生態彷若很美,其實牠們都是輪迴的下品~~畜生道,而人類以自己的心情旁觀,想像出許多﹝擬人化﹞的說法。殊不知,畜生道只有受諸惡報,渾然無知無覺。身為菩薩行者理當救度牠們,不應僅用欣賞的角度對待而已。

  

同樣的,菩薩行者應以慈悲心、平等心關懷一切眾生,﹝常作度人舟﹞,永遠給眾生安隱的依歸。

  

﹝忽聞遠方嘯聲起,不知遊子回家未﹞

正沉思中,忽聞遙遠天際傳來陣陣的鷹嘯聲,便想起久居異鄉的遊子,不知他回家沒有? 

 

這就是菩薩行者最大的期盼了。 

為使眾生同獲解脫,所以,不斷的學習佛陀﹝豎大法幢、擊大法鼓、登大法座、作獅子吼﹞,殷殷勸勉六道佛子,儘速返回涅槃家鄉。只是,可憐眾生日復一日的循環生活著,要何時才能找到究竟的安樂處呢? 

 

。。。。。。。。。。。。。。。。。。。。。



上述的詩篇,描寫菩薩行者置身娑婆世界,雖面臨種種染污不淨,亦深感度眾的艱困,然而,時時心繫眾生,憫念不棄。

  

到底甚麼原因,使得菩薩抱持如斯的襟懷呢?

 第一是﹝發願﹞,其次是﹝依願而行﹞。

  

四弘誓願是菩薩總願

  

菩薩首重發願,即所謂四弘誓願~~ 

未度苦諦,令度苦諦。﹝眾生無邊誓願度﹞

未解集諦,令解集諦。﹝煩惱無盡誓願斷﹞

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法門無量誓願學﹞

未證滅諦,令證滅諦。﹝佛道無上誓願成﹞


見眾生苦,亟欲令其離苦;見苦的根源是煩惱,欲令永斷煩惱;便施設了無量法門教其如實修行;最後即證得涅槃安樂的境界,不再於六道裏生死流轉。 

 

這四弘誓願屬於菩薩的總願,為從因至果,貫通一切願力的總綱領。你不當菩薩便罷,只要想當菩薩,則不論身處何地、何時,遇何境界、創造何因緣,都不可違背四弘誓願的內涵、精神。

  

然而,一介凡夫面臨境界,想的都是私己的利害關係,很難往這方面去思考,縱由修行因緣引導其應發願,也會產生種種的矛盾衝突。 

 

有問~~

 ﹝發願是甚麼?﹞

 答曰~~

﹝發願即是現在做不到,希望以後能做到。﹞

  

又問~~

 ﹝如發願之後,某日能做到,是否應依願而行?﹞

 答曰~~ 

﹝應依願而行。﹞

 

 又問~~

 ﹝如今生能做到,而未做如之何?﹞

 答曰~~

 ﹝那就是白賊願,即損功德。﹞

  

又問~~

 ﹝依上述解釋,如現在能做到,自己想要怎麼做,豈非不叫發願了?﹞

答曰~~ 

﹝上述解釋為菩薩初心,對於成就佛國淨土的終極理想的趨歸,若修行至八地以上,則其境界為無願,屬於任運自然,隨順而入的狀態,亦即,此時不管菩薩做甚麼,都只是利益眾生而已,不須刻意強調願力。但從凡夫立場所建立的世俗諦,既然宣說發願之重要,則應時刻銘記在心,於二六時中檢驗自己有否違背,倘當下能行,便甘心勇猛而行,亦可稱為發願﹞。

  

菩薩的別願 

其實,菩薩歷經無量劫勤苦修學的過程,從﹝發願﹞到﹝行願﹞,並非講一個四弘誓願的﹝總願﹞即為已足,它必須依著菩薩的證悟階位,很有次第的顯發﹝別願﹞。如觀音菩薩聞聲救苦、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即屬此類,只不過它們是不退轉摩訶薩的別願而已。

  

意即,聖典中講的菩薩五十二階位,看似直接敘述菩薩成就道果的架構,但鮮少去注意這道果背後,每一階位都是一個別願的肇始。

  

從搏地凡夫的立場發願,到初證菩薩位~~初發心菩薩,而後解行發心,到證發心,於圓成佛果之前,每一階有每一階度眾的機緣,因接觸該時期眾生,致依眾生需求發出別願。

 

 或問~~ 

﹝既有總願,何須別願?﹞

  

總願,猶如寫一篇論文的主題,不管內容怎麼鋪陳,都不能偏離。別願,就像環繞主題依序展開的子題,把許多子題逐步發揮出來,最後總結成主題所要表詮的意思。

  

這樣的別願彈性很大,它亦指出一種發願的方向,即是除了總願必須直接、毫無疑慮發出之外,在學程中的別願就是這樣的~~

一、依自己能想到的去發願。

二、依今生能做到的要發願。

三、依比較沒障礙的先發願。

  

當你確知眾生於世間的苦難,遂已決定扮演菩薩的角色,也了解了菩薩發願的必然及發願的價值所在,還會如此的猶豫,認為發願難嗎?

  

或許~~

只見山嵐與暮色模糊成片,不覺夜鷺乘雲之無明,不知倦歸巢的無奈。願做那高空的雄鷹長嘯,來警示沉淪眾生趕緊修行啊!


11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歸依三寶是修行的入門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歸依三寶是修行的入門 很多佛子都會問: ﹝甚麼叫修行?﹞ 這個題目在佛教來說,是一個很平常、很普通,人人掛在嘴邊的名詞,所以,常聽學友之間彼此相互勸免﹝人生無常,要趕緊修行﹞的話。但如認真探討~~...

隨順眾生的佛法教學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隨順眾生的佛法教學 佛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出現於世的被需求,無非考量眾生的因果及思考,故其教學亦須隨順眾生心,才能如實接引,使之斷惡修善,傾向安樂圓滿的境界。 所謂﹝八萬四千法,法法菩提道﹞,有甚麼樣的眾生就用甚麼樣的法門去誘導...

勘驗修行的法益

【導師聖言錄】~【妙智品】 《修行的人生第二輯》 勘驗修行的法益 佛法真能救世,能改變命運,讓人解脫世間一切煩惱,但你究竟了解多少佛法?是真是假?則必須透過種種勘驗,以免造成﹝膨風﹞。 關於怎麼修行的思辨 有問~~ 修行怎麼修?我到現在還不會修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