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良知與佛性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法義篇》017

良知與佛性


 

良知不等於佛性,所謂本心覺性的佛性,包括了般

若、解脫、法身三種功德,意即,當佛性顯發時,

此三德的作用必能同步,利己利他,廣度群迷。倘

若沒這個作用,卻自稱已明心見性、證悟云云,都

是妄想中人,並非真實的境界。

 

至於良知,是借此假名來詮釋,與儒家致良知、良

知良能的說法兩不交涉,慎勿錯解。如依佛性來說

,落於凡夫果報的表相,根本找不到佛性,卻能觀

察到其人有否良知。這個道理就很明確了,大概可

以分成兩方面~~

一、良知,讓一個人立身處事有所節度,俯仰無愧

二、良知,是未悟凡夫能否修行,可否成就的源頭 

 

人與禽獸都有軀體上的欲求或反應,如饑餓、口渴

、生殖、疼痛、情緒等,但生而為人,卻又超越了

這些基本欲求,去實踐品德和情操,表現出與禽獸

完全不同的身口意業。此即良知所發起的良能,讓

一個人在自我滿足之餘,還要不傷害環境中的人事

物,並且願意對他人做到尊重、讚嘆、關懷、感恩

,及付出心力貢獻社會。這就是立身處事的準則,

亦是宋儒張載的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

開太平

 

然而,光有良知僅為挺立入世,人格崇高,卻仍不

足以談修行的精神內涵。須再由良知的基礎,進一

步思惟世間的真相,澈底了知人生無常、萬有幻化

,始得修行正軌,能相應八正道的理論與方法,甚

至開演八萬四千法門。

 

總結的說,沒有良知,連做人都不行了,還談何顯

發佛性?沒有開啟佛性,則修行就無著落點,永遠

盲從附和,終究是紙上談兵。所謂~~

凡夫依良知,人生不偏邪;

修行歸佛性,悲智唯雙運。

 

期望尚在凡夫地修行人勿唱高調,先喚醒良知,再

談相應佛性!

 



5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法歸依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法義篇》031 法歸依 初入佛門,必先歸依三寶。 佛寶,指已經成就圓滿佛果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即為諸佛、菩薩、祖師等所傳正信正見的教法;僧寶,是依此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 佛寶與僧寶於佛教的信奉上較無疑義,但法寶則素來爭議頗大...

佛教不能講有神論或無神論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法義篇》030 佛教不能講有神論或無神論 有人說佛教是無神論,但現在的佛教徒已經把諸佛菩薩當神明來膜拜祈求,所以現在的佛教早已成為有神論了。有人雖不將佛菩薩當神,仍直接認定佛教裡有神,如樹神、池神、河神都出現在經典裡,而八部眾的阿修羅...

略明我執

【導師聖言錄】~【行持品】 《福慧語錄~法義篇》029 略明我執 人生最艱難的,不是天災人禍,而是堅固的我執。尤其一介凡夫,內心被無明蓋覆而生起雜染的煩惱,影響了對人事物的正確判斷,便執取五蘊為我,執取我所對的一切境界為我所~~我所見聞、我所覺知、我所擁有、我在說甚麼、我在...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